。”
矮胖老儒退到他跟前,与他并肩而立,共进退。
身后三百儒一个个起身,强撑着落在两个老儒身后,一副视死如归的决绝之色。
一道浩然长河自庙外横空,一年轻君子踏河而来,落在两老儒身后,拱手道:“儒生孟浩然与圣庙共进退。”
京都国子监祭酒的弟子,曾于京都城门口拦住李景源的那位浩然君子如今也在曲阜求学,现在下了决心守卫圣庙。
“江南岳山书院儒生郭子槐与圣庙共进退。”
又有一位君子踏着浩然气而来。
“灵州成周城儒生严池愿与圣庙共进退。”
“弘禄山儒生陈望愿与圣庙共进退。”
……
一个个儒生或驾文意,或奔走自圣庙之外踏入,纷纷落在两个老儒身后,催动文胆,运起浩然气。
老夫子见此一幕,反而笑了起来,捋了捋胡须,缓缓道:“还算有几分风骨,能让我正眼瞧上一瞧。”
当儒生,有没有风骨很重要。
没有风骨,那算那么门子儒生。
还剩几两风骨,说明还有得救,还值得救。
老夫子双袖无风而动,一闪间自这上千儒生中一穿而过,所有人儒生全部吐血倒地。
老夫子面无表情的拾阶而上,一步步走向圣庙。
登上最后一阶石阶时,圣庙大门忽地开启,有无量浩然自内涌出,恍如白雾一般于地滚涌,如潮流走。
有一全身散发浩然光芒的高大人影自雾气中走出。
在老夫子眼里这位更似是从光阴长河中走出。
他用不轻不重刚好清晰入耳的浑厚嗓音道:“是你要问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