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 第163章 狂妄天下第一

第163章 狂妄天下第一(1/2)

    昆州邻四州之地,自古就是五州文人相聚交流的地方,再者襄阳城自古产美酒,多烟柳,五州文人又多了两个聚襄阳的理由。

    五百年前大燕时期,襄阳城有大儒设学堂,天下文人儒士趋之若鹜,襄阳城一下子成了仅次于江南的文化中心。

    时过五百年,大儒乘鹤西去,襄阳风流少了大半。

    两百年前大燕崩溃,天下动乱,襄阳风流又去三分。

    直到大衡开国,连续三任名儒任职襄阳守,襄阳才接上了古来风流风。

    晋安王就藩昆州的第二年奋发图强,在襄阳定下三年襄阳诗会,每隔三年举办一场诗会,广邀天下文人,诗会夺魁者可得千金,可得晋安王一诺。

    襄阳城因二十五年诗会聚了天下些许文气。

    此外设下鸡鸣巷。

    所谓鸡鸣,取自鸡鸣而起,孳孳为学者,圣人之徒也。

    天下凡是想要走仕途的文人儒士可入鸡鸣巷,鸡鸣巷上千房间免费供给文人儒士,吃喝用度更是成本价,最是适合穷儒寒门。

    晋安王更是请来告老儒官,国子监的博士在鸡鸣巷中开设经论堂,讲的不仅是儒家经典,更有科举学问,鸡鸣巷学子可免费入经论堂求知求学。

    二十五年,从鸡鸣巷走出踏上仕途官场者何止千人。

    因而有千年襄阳有千年风流,风流在千年文人,而文人在鸡鸣巷的说法。

    车辇过襄阳主街行至王府门前,王府大管家早已等候多时,恭迎李景源入府。

    李景源伸了伸懒腰带着赵高与两位剑神入了晋安王府,穿廊过栋,来到王府别院的一座凉亭前。

    晋安王此时坐于凉亭,捧书饮茶,颇为自在。

    李景源走入凉亭,淡淡道“王叔倒是自在。”

    晋安王轻笑,放下手中书。李景源扫过一眼,竟是【左经四章句】,这不是主流的儒家书籍。

    据说此书是百年前一位怪儒解经圣人善论,此书一出世就在儒林掀起轩然大波,曾有大儒评过此书离经叛道,贬低说此书拿来垫桌脚都嫌不稳当。

    时至今日此书已经不多,市面上更是难见。

    李景源随口问道“王叔,这【左经四章句】如何?”

    晋安王笑道“他人之废书,味同嚼蜡。我辈之甘泉,甘之如饴。”

    李景源挑了挑眉,随手拿过桌上书,随意翻看起来。边看边问道“王叔,让我来襄阳是为何事?”

    晋安王饮茶含笑道“太子来昆州是为昆州江湖?”

    李景源点了点头,头也不抬道“我为镇武司司主,不为江湖,还能为什么?”

    晋安王淡淡道“江湖虽散,好勇好侠义,不可以力压之。”

    李景源轻轻抬头,轻笑道“王叔在教我做事?”

    晋安王直话直说道“你已经跳入了火坑,王叔不想你被大火焚身下黄泉。”

    晋安王沉声道“镇武司虽然风光,但这位置是火坑,二十年前被取缔便是那牧武城的天下第一一掌毙了镇武司司主。由那一掌起,江湖便借着势而动,镇武司三千人死在江湖过半,自此镇武司一蹶不振,不敢再管江湖,因而被取缔。

    你不应该不知道这档子事?”

    李景源低头继续翻书,嗯了一声道“知道。”

    晋安王皱眉道“知道你还做这镇武司司主?”

    李景源淡淡道“当年是的镇武司司主是自己找死,以为携着朝廷之势便可入牧武城拿人,怵了那天下第一的霉头。

    我可不是他。”

    晋安王点了点头,轻声道“只要不找死就好,时过二十年,以牧武城那位的胸襟应当不会为难你。

    还有只要不去动那江湖中的几家福地,他们也没理由对你这位大衡太子出手。”

    李景源呵呵一笑,嘴角掀起些许讥讽,淡淡道“王叔理解错了。”

    晋安王挑眉。

    李景源淡淡道“我说我不是他,不是说我不会找死,而是那天下第一能奈我何。”

    晋安王眯着眼,心道一声好大的口气。

    因这一句话,晋安王沉默了许久。过了半晌,将石桌上的一本册子推到李景源面前,轻声道“这是昆州有案底的江湖势力,他们所犯之罪皆在上面。你可拿他们开刀,打响镇武司名号。”

    李景源没看,只说了一句“有几家?”

    晋安王道“五家,有一家位列江湖一流,足够你开刀祭旗。”

    李景源摇摇头,道“不够。”

    晋安王一愣,微微皱眉,问道“你要几家。”

    李景源摊开手,大手一揽一握,道“我要整座昆州江湖。”

    晋安王目光一沉,沉声道“你胃口太大了。”

    李景源不以为意的道“王叔给不给吧。”

    晋安王又一次沉默,轻声道“昆州江湖不全是为非作歹之人,滥杀无辜无异于火上浇油,你是嫌你身下的火不够旺吗?”

    李景源轻轻一笑道“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