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三十一章 分食

第三十一章 分食(1/2)

    这么客套两句,场面又稍冷下来,李玉娥在沉默的尴尬中,最终选择单刀直入。

    “殷姑娘,你既言及海外藩国日渐壮大,又揭穿鸦片此物包藏祸心,不知可否细说?”

    殷灵毓颔首娓娓道来“太后娘娘,如今佛朗机人于海外岛上落脚,占据一方,看似租借土地,只是于茫茫海洋中抓住一块儿陆地活命,实则为‘殖民’,占地圈民而掠利………”

    “………海外诸多土地,资源,虽有不毛之地,亦有品类丰富而遍地黄金之处。我大明虽为上国,不欲如此行事,但诸多机遇,亦不可全番拱手让人,若叫他们贪得金银无数,壮了刀兵,焉知是否会有一日,大明亦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李玉娥听得毛骨悚然,愣愣坐着,话语轻的近乎呢喃。

    “殷姑娘,你的意思是……这些蛮夷之国耗费力气造船只四处奔波,并非敬仰我大明前来朝贡,而是在……”

    “分食天下。”冯保侍立在一旁,补充了李玉娥未能说出口的话语。

    毕竟他和张先生已经是第二次听了,还有那么些天的缓冲,相对来说,品得出许多东西。

    至于真实性……他们并不傻,海外的情况,他们不是完全一无所知,而且,那两个死囚已经验证过了,殷灵毓的话,是对的。

    “也可以这么说。”殷灵毓想了想,道“现在海外的形式呢,就是一家子分家,但不讲长幼,只看谁拳头更大,谁拿的就多。”

    李玉娥已经没了刚才的尴尬别扭,甚至带着庆幸,指尖发凉。

    幸好,幸好这殷灵毓她动不了。

    她被枪指一下也算不了什么了,可若是她没得到这些信息,就因为她的过错,让祖宗江山因此被那些蛮夷攻占割据了,她死也不瞑目!

    “……我朝海禁百年,竟不知海外已翻天覆地。”

    “不是不知,是不愿知,市舶司年复一年上报''番船渐稀'',实则都转去了走私码头。”张居正轻叹道“那倭寇,其中内幕……太后您也是知晓的。”

    “戚将军尚在广东府时,查获不少私贩丝绸的商船,却屡禁不止,且多与倭寇勾结,近年来倭人渐少,到头来,竟是自家打起自家人来了。”李玉娥提起来面带怒色。

    “禁海禁的是他们的财路,白银从地缝里往外冒,朝廷却非要把地缝堵上,他们自然不甘心……”

    “咳咳!”张居正咳了两下,提醒殷灵毓不要说的太过,殷灵毓于是淡然摊手“不好意思,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李玉娥摆摆手示意无妨“所以殷姑娘的意思是”

    “开海。”

    “设海关,收商税,建水师,三条缺一不可。”

    李玉娥眉头紧锁,勉强的努力消化着方才那大量的信息,分析着其中利弊。

    冯保低声道“朝中清流必以''背弃祖制''攻讦。”

    “他们只是舍不得走私商船给他们赚的钱,可惜,他们还是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海盗。”殷灵毓嗤笑一声。

    “什么海盗?”冯保好奇道。

    “老老实实做什么生意啊,抢啊,殖民啊,拿来了就是我的,地是,人也是,杀了卖了,被发现了最多缅怀一下,搞个纪念节日就好了啊。”

    “还有那些畏手畏脚装倭人,抢商船的,恐怕还以为自己赚翻了呢,殊不知自己刀口舔血不如安安全全绑一船手无寸铁的番人,再拉去缺人做苦力的地方卖,其中利润高的能养活一个藩国。”

    “这,就是一部分的殖民。”

    殿内寂然无声。

    “冯大伴,去拿海图来。”

    半晌,李玉娥低声道。

    冯保领命匆匆而去,不一会儿便带着几个小太监,费力的将大卷海图抱了过来,展开铺在桌上。

    殷灵毓走上前,手指点在海图上,开始讲述各个海外国家的位置,势力范围以及贸易路线。

    “太后娘娘,您看这里,是佛朗机人的主要据点,他们控制着多条重要的贸易航线,把持着绝大多数的香料交易,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里,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他们的商船队亦十分庞大……”

    李玉娥仔细看着,眉头皱得更紧。

    “若依你所言,开海建水师,我大明未必不能与其争锋,可你可知,这需多少银两?一时半会儿,朝廷恐怕都拿不出。”

    “问题从来不是没钱,是钱不肯往该去的地方流。”殷灵毓道“只是一时周转不开的话,只需看您的刀是否够快。”

    “哀家没有刀。”李玉娥瞥她一眼,还是忍不住蹙眉。

    不是她还带偏见,是她震慑起人来根本不遮掩异常之处,结果就是,李玉娥很难不觉得她……

    真是感觉不太像人。

    殷灵毓面带微笑,指向海图上一处小岛“一座已知方位的银山,和一座金山,皆十万万吨不止,您看……”

    李玉娥立马轻咳一声“哀家想想。”

    嗯,藩王动不行,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