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番外篇 一岁一枯荣

番外篇 一岁一枯荣(1/2)

    刘彻老了。

    再怎么努力调养身体,也越来越感觉得到力不从心。

    刘彻扯着司马迁要求他在史书里给自己写好一点,写潇洒不羁一点。

    司马迁不肯乱改。

    刘彻气的让他背过身去飞起一脚踹他,司马迁无言以对。

    您幼不幼稚啊?

    刘彻悲愤交加:“朕就是想要个好点儿的形象也不行吗!?”

    司马迁一板一眼的拱手:“陛下,史家应具事直书,璇玑侯也曾与臣谈论过,务必将当代最重要的那些事情,尽可能真实的留给后人,以之为鉴也好,用作追思也罢,都是好的。”

    “滚吧。”刘彻心不甘情不愿的打发了他。

    真是的,这人太硬太倔了,还特别没意思,实在是个无趣的臣子。

    但至少比起其他人使着安心,刘彻咂咂嘴,也没什么太大的怒意,心态放的很稳。

    能够提前知晓自己的一生,还有许多经过实践验证过的,未来的政策,是他此生最大的机缘。

    其实他应该高兴的,殷灵毓给他留下了这些好东西,还打击了匈奴,连自己的死都给了他对付世家大族的完美借口,不用去猜忌,不用去怀疑,死了的人再如何也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但有时候刘彻会想起来,小女孩静静的站在那里,说,她敬畏人。

    后世到底是什么样子?才能养出这样的人?

    刘彻高兴不起来,哪怕死去的璇玑侯对他来说更有利,但他私心里想让殷灵毓活着。

    刘彻并不迁怒他人,霍去病能够好好的,他还是很庆幸的,至于卫子夫和刘据,他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但至少如今,他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很满意。

    个个儿都很有用,至少有着一技之长,而且,既然已经知道了未来之事,刘彻再做什么,也都会考虑好后果。

    毕竟他没有第二个殷灵毓了。

    深思熟虑了一段时间,刘彻将政务交给了刘据,自己则只作为皇帝,他舍不得传位,舍不得放手,但他也清楚,自己老了。

    刘据的秉性,他还算能放心,而且,他培养霍光多年,霍光也还能作为他的耳目,手脚,站在朝廷里,刘彻对这一切依旧有着足够的掌控力。

    可是草木尚且岁岁枯荣,四季分明,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天地。

    刘彻勉强的,努力的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强迫自己试着开始放手。

    刘据接手接的幽怨。

    父皇到底能不能讲点道理?

    卫大将军,霍大将军一个不给也就算了,桑弘羊等好用的大臣在也行,可父皇留下的这么多乱糟糟的烂摊子怎么全要自己负责收尾?啊?能不能讲点道理?!

    但刘据也很清楚,这些政策都急不来,刘彻也不是没管过,只是时间太短,成效虽然有,可后续的发展也得多多关照注意。

    所以他也只能耐着性子,翻着璇玑侯留下快被翻散架的册子,一点点的捋。

    要不让苏武再去一趟西域?他上次出使出了点意外,所以起兵造了下反,但扣留他的小国犹犹豫豫,不敢下手,最后到底还是被父皇派人踏平,汉使的名气也彻底打了出去。

    就这么定了吧,反正西域诸国只敢再往外跑,璇玑侯留下的意见是他们去当上帝之鞭也不错,不必穷兵黩武只为了争一口气。

    一听就知道是说给父皇听的,但我也很同意,四夷即服,民生才是最要紧的事,不能不让百姓好好喘口气。

    虽然刘彻后来除了攻打西域小国几次外,就是派船出海先占领一些海外的土地,但也只照着璇玑侯的一些政策去提高民生水平,并未全力发展民生,倒是努力发展了国家经济。

    也幸好这部分里好歹包含了不少民生问题,这让刘据的担子稍微轻松了一些。

    卫子夫早就全力扑在了事业上,刘彻的半退休对她没有什么影响,刘彻与她维持了年少激情过后的夫妻和睦,甚至因为她后来所呈现的性格和能力而越发爱重,相互扶持,没有主动开口,但也默许了她从另一个角度去参与政事。

    因为在刘彻看来她是他权力的一部分,是可以相信的存在。

    但卫子夫不在乎。

    因为好处在自己手里就足够了,亦如同此时,权力在据儿手里就足够了,哪怕没有皇帝的名义。

    毕竟对刘彻这种人来说,权力在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

    所以,这就足够了。

    —————————

    【史书篇】

    “本台报道,地铁一号线先后发掘二十三座大墓,其中多座包含大量珍贵的文字记载,目前正在全力抢救中……”

    网友都要疯了。

    本地的是真疯了,外地的要笑疯了。

    “哈哈哈哈!长安地铁就四个字!多灾多难!“

    “不不不!明明是惊喜不断!(手动滑稽.p)”

    “别啊!一号线都几年了!我想坐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