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138章 内阁的决定

第138章 内阁的决定(1/2)

    讲话结束,孙传庭快马加鞭的返回了军营。

    他在奏折上又添了几笔,将杨奇伟的讲话记录下来,而后将自己的推断与结论写上去。

    完成一切,这才让人将奏折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师。

    三天后,京师,文渊阁。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如利刃般划过紫禁城的飞檐。

    文渊阁朱漆大门在狂风中吱呀作响,铜制门环相互撞击,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阁内青砖地上,炭盆中炭火正旺,跳跃的火苗驱散了些许寒意。

    内阁首辅周延儒枯坐在主位上,蟒袍下摆垂落在地,褶皱间零星沾着几星灰烬,暗沉沉的蟒纹随着他微微颤抖的身躯若隐若现。

    他手中紧紧攥着孙传庭的奏折,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眼神空洞地盯着案上早已凉透的茶盏。

    茶汤表面凝结着一层薄油,倒映出他眉头深锁、满脸疲惫的面容。

    在他身前,温体仁眼神闪烁,时不时偷瞄周延儒的神色;

    何如宠正襟危坐,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

    钱象坤则低头望着自己的鞋尖,似在沉思。

    户部尚书毕自严枯瘦如柴的手指反复拨动着算盘珠子,算珠碰撞发出细碎声响,可他眉头越皱越紧。

    他嘴唇几次翕动,似要开口,却在瞥见周延儒阴沉的脸色后,又将话咽了回去,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兵部尚书孙承宗背着手,在阁内来回踱步,靴底与青砖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阁内格外刺耳。

    他时而停下脚步,目光紧紧盯着墙上斑驳的舆图,看向陕西、山西、河南的方向,欲言又止,脸上写满了焦灼与无奈。

    窗外风雪呼啸,宛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在嘶吼,而阁内众人,恰似被困在牢笼中的困兽,被内忧外患的局势压得喘不过气,满心皆是化不开的愁绪。

    自孙传庭送来奏章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众人早已将奏章看完,可谁也不敢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周延儒缓缓长出一口气。

    他伸手端起桌上的茶盏,对着茶面轻轻吹气,声音低沉而疲惫:“诸位,皇上已经差人前来询问前线的事情,咱们不能再拖下去了,总归是要给皇上一个交代。”

    “孙总督这事,诸位到底是什么想法,咱们得拿出一个章程来。”

    听到这话,众大臣默默对视,眼神中满是犹豫与不安,却无一人开口。

    这事儿,实在太大了!

    南阳失陷,唐王遇害,数十位皇族宗亲被抓,随便一件都是足以震惊朝野的大事,更何况还同时发生。

    他们太了解崇祯的脾气了,若是就这么如实上报,必然有人要倒霉。

    但更棘手的是南阳府的烂摊子该如何收拾。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然动摇了大明朝的根基,一般大臣根本无力处理。

    拿下孙传庭易如反掌,可拿下之后,谁又能顶上去呢?

    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是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想接。

    短暂的沉默后,温体仁率先打破僵局。

    他微微欠身,小心打量着周延儒的表情,斟酌着字句说道:“首辅大人以为,应当如何处理孙传庭才好?”

    周延儒瞥了温体仁一眼,脸上看不出喜怒。

    对于温体仁,他并不喜欢。

    尽管温体仁善于伪装,但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

    两个性格相近的人,总是最容易看透对方。

    温体仁对他的不满,觊觎内阁首辅之位的心思,周延儒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权力的源头还需要他、满意他,任凭温体仁如何折腾,终究不过是跳梁小丑。

    而这个小丑,有存在的必要,没了他,天子难免会怀疑自己独揽大权。

    一旦失了圣心,这位子也就坐不稳了。

    思索间,周延儒放下茶碗,靠在椅子上,神情严肃地说道:“孙传庭身为四省总督,全权负责剿灭魔教之事。如今魔教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拿下南阳府,害了唐王,孙传庭实乃大罪。”

    众人眼神闪烁,紧紧盯着周延儒,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知道,关键的话要来了。

    “但,我们也要考虑孙总督的难处。”

    “魔教九月起事,孙总督九月底才接到任命,至今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能在短短两个月内筹集这么多的兵力,严密包围南阳府,已经非常了得。”

    “此事便是交给诸位,诸位有能力做到更好吗?”

    周延儒的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年近七十、白发苍苍的孙承宗身上。

    在场众人,唯有孙承宗是真正打过仗、深谙用兵之道的人。

    孙承宗捋着花白的胡须,长叹一声:“总督四省,钱粮欠缺,能在短短两个月拉起十万大军,已是非常人所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