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众人并未就此气馁,实在不甘心被困在这仿若牢笼的玻璃罩内。张羽灵机一动,提议从地下挖地道出去。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大家一致响应。于是,众人迅速行动起来,四处寻找挖掘工具。他们找到花园里的铲子、锄头,甚至从杂物间翻出不少的铁锹,齐心协力开始挖掘。
众人奋力挥动手中工具,一下又一下,泥土不断被翻起。可当挖开表层泥土,残酷的现实却如一盆冷水,将他们的希望浇灭。地下竟是厚厚的花岗岩地基,质地坚硬无比,工具与之碰撞,只发出沉闷声响,却无法撼动分毫。无论大家如何咬牙坚持,花岗岩地基依旧纹丝不动,挖地道出去的希望彻底破灭。
此时,众人无奈地将目光投向玻璃罩顶端那犹如天窗般的唯一可能出口。那缺口距地面足有几十米高,宛如遥不可及的天际。他们既没有攀爬工具,也没有飞跃上去的能力,这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邓煌提议在别墅楼顶搭建人梯试试,众人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相互协作,一层一层往上叠,可即便如此,距离那高高的缺口仍相差甚远。最上方的人拼尽全力伸手,指尖也只能在空气中徒劳挥舞,根本够不着缺口边缘。
张羽脑中灵光一闪,迅速想到一个办法:利用绳索,再在绳索一端绑上重物,以此增加绳索抛出的距离和力度,或许就能成功挂住玻璃罩顶端的缺口。众人听闻,纷纷觉得此计可行,立刻七手八脚地在各个房间里收集起布料来。
大家将别墅里收集的各种绳子绑在一起,拧成一条长长的绳索。随后,娄子豪从花园里找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石头,把它牢牢地绑在了绳索一端。
一切准备就绪,娄子豪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握住绳索,铆足了劲儿朝着玻璃罩顶端的缺口奋力抛去。只见绳索带着石头如同一道黑色的弧线,朝着缺口飞速射去。然而,那缺口实在太高了,尽管绳索借助石头的重量增加了飞行距离,可依旧差了一大截,根本够不着缺口。“啪嗒”一声,石头重重地落在地上,扬起一小片灰尘,众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落。
但他们并未气馁,又轮番尝试了多次。每次抛出绳索,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心中默默祈祷着绳索能准确挂住缺口边缘。然而,不是绳索抛射的角度偏差,与缺口擦肩而过,就是好不容易抛到了缺口附近,却因无法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只是轻轻碰了一下便又“啪嗒”掉落。一次次的失败,让众人眼中的希望之光逐渐黯淡下去。
贺国安紧盯着那高悬三四十米的缺口,苦思冥想后,提出利用别墅内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众人觉得此计颇具可行性,立刻分头行动。他们在储物间翻找出一些厚实且轻便的布料,准备用来制作热气球的气囊。又从地下室找来一些金属管材,打算搭建热气球的吊篮框架。同时,于娟在厨房搜罗出几个大号的煤气罐,准备用作热气球的加热装置。
众人齐心协力,将布料精心裁剪、拼接,制成了一个巨大的气囊。接着,把金属管材焊接成坚固的吊篮框架,并将煤气罐妥善固定在吊篮内。为了控制热气球的升降,他们还制作了一套简易的绳索牵引系统。经过数小时的忙碌,简易热气球终于制作完成。
为确保安全,娄子豪主动要求先进行测试。他小心翼翼地进入吊篮,众人帮忙将热气球搬到空旷地带。贺国安仔细检查了煤气罐的阀门和点火装置后,点燃了煤气。随着热气不断充入气囊,热气球缓缓升起。然而,由于对气囊的密封性把控不够精准,加上没有专业的风向测量设备,热气球刚上升到几米,便因材料问题气囊漏气开始摇晃,并且不受控制地向一侧飘去,最终重重地撞在玻璃罩壁上后坠落。娄子豪虽未受伤,但这次尝试宣告失败,大家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个报废的热气球。
于娟目光在四周仔细游移,当看到别墅花园中那几棵高大的桂花树时,眼中陡然一亮。此前,陆诗涵曾试着用弓箭向玻璃罩外射击,没想到箭支竟真的能穿透那看似密不透风的玻璃罩,射向外面。受此启发,于娟灵机一动,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新的想法。
她迅速向众人阐述计划:利用桂花树制作一个弹射装置,将绳索弹射出去,在绳索另一端系上他们自制的抓钩,只要抓钩能挂住玻璃罩顶端的缺口,大家或许就能顺着绳索攀爬出去。众人听后,都觉得此计有几分可行性,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挑选出几棵粗壮的桂花树,砍下一些树枝。利用整棵桂花树制作弹射装置的绝佳材料。众人分工协作,一部分人将桂花树削成适合制作弹射装置的形状,另一部分人则忙着搓制粗壮且坚韧的绳索。经过一番努力,一个简易的弹射装置初具雏形。他们把绳索一端固定在弹射装置上,另一端牢牢系上精心制作的抓钩。
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满怀期待地来到玻璃罩旁。陆诗涵自告奋勇,站在合适的位置,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