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薪火相传

第二百七十六章 薪火相传(2/3)

便是他这位后世人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嘉靖新政的失败。

    无论是度田清丈,还是一条鞭法,在现阶段都是推行不下去的。

    可他的到来,却让张璁的革新,不至于人亡政息,而是多了一位继任者。

    原本的继承首辅夏言,由于政治路线的不同,是承袭不了张璁政策的。

    与夏言愿意不愿意没关系,就是继承不了。

    夏言这个人的品性,要超过无底线的严嵩许多,执政能力也算不错,但此人的上位逻辑,和严嵩其实没有差别,纯粹是靠逢迎天子。

    先是靠天地分祭出头,后来又步步逢迎,见嘉靖修道就写青词祝颂,是为初代青词宰相。

    这样的一个人,能当首辅,只需要皇权在握的天子认可就行。

    但想要改革,推行新政,办不到。

    群臣不会服他,身边无法聚拢一批改革干将。

    严嵩还真不同。

    于武宗朝就与宦官对抗,到了嘉靖朝,先是任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后又说服陛下释罪李福达一案获罪者,再扛着张璁的压力,一步步走到次辅之位。

    夏言做不到的,如今的清流领袖严嵩,却能为之。

    ‘真是想不到……’

    ‘如今为大明改革的,竟然会是严嵩!’

    海玥在琼山时,还是极为抗拒要成为严嵩的学生。

    如今却间接促成了严嵩当首辅,接替张璁的改革之心。

    当真是世事难料。

    而日色渐高,车夫终于轻声催促。

    新旧两位首辅依依惜别,张璁临上车前,再看了海玥一眼,目光中露出心满意足之色,钻入了车厢。

    马车碾过冻土吱呀远去,天上又开始飘落雪花。

    严嵩伫立,直到那青布车帘彻底消失在雪雾中。

    “呼!”

    别说海玥和严世蕃思绪万千,他何尝不觉得恍若梦中。

    甚至陛下同意了张璁的乞骸骨,都没有完全放心,直到此时亲自送别,看着对方远离京师,这才终于定下心来。

    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看它在掌心化作水痕——恰如这朝堂更迭,终是旧雪化尽,新雪又生。

    “走吧!”

    严嵩五指徐徐握起,将雪花捏在手心,转头对着两人道。

    海玥微微点头,上来扶他,一如往常。

    严世蕃还在傻笑。

    甚至笑容已经压不住了。

    “这小子……”

    严嵩见状,心头的狂喜,顿时熄灭了不少。

    现在当真是什么都好,就是儿子不争气。

    倒也不是完全不争气,再怎么说,都是考中举人了。

    有鉴于此,严嵩顺势道:“科举将至,你莫要在外闲逛了,在家好好备考吧!”

    严世蕃的笑容瞬间消失。

    时间过得很快。

    如今已经是嘉靖十三年二月。

    今年又是科举之年。

    秋天就是乡试秋闱。

    当然,严世蕃身为举人,倒是毋须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可以直接去参加礼部会试,争取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但备考的时间是一致的,严嵩如今身为首辅,固然不指望严世蕃能成为杨慎一般的状元郎,可考个三甲总行吧!

    那样他严家的权势,才能顺利延续,甚至他这位内阁首辅、清流领袖的政治遗产,都能被儿子继承。

    严世蕃也清楚这点。

    想要继承父亲首辅的官场资源,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考取功名,那样踏入仕途,青云直上,旁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可这进士,实在难考啊!

    尤其是这两年,他多少有些懈怠了。

    不说手不释卷吧,基本也是没有看书。

    之前南巡的时候,难不成自己偷偷捧一卷书?

    完全不可能嘛!

    但让严世蕃放弃,也有些不甘心。

    如果只是一个监生出身,恩荫为官倒罢了,都已经是举人,再靠我的首辅父亲出来任官,是不是太不值了些?

    严嵩皱起眉头,海玥则开口建议道:“可以让东楼回国子监进学,一心会互助进学的传统不能丢。”

    这是实话。

    国子监是一心会的根基,同样也是人才的储备地。

    科举互助的良好风气,是要维持下去的。

    “好!”

    严嵩目光一动:“明威所言极是,你回国子监吧,好好跟同窗一起备考进学,明白了么?”

    “孩儿遵命!”

    严世蕃松了口气,赶忙应下,寻了个空低声道:“明威,国子监现在的那些后辈,你有没有看重谁?”

    他觉得这位选人特别有眼光,不然的话一心会的进士率也不会如此之高。

    海玥微笑:“我确有举荐,东楼可以与他一同备考。”

    “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