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展开实在出人意料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展开实在出人意料(1/2)

    “杜康嫔?”

    王佐愣住。

    他的怀疑对象,将兴王府时期就跟在天子身边的内侍黄锦,都是囊括在内。

    但对于另一侧的杜康嫔,却是下意识的忽略。

    那是后宫的妃嫔啊!

    怎可能是……

    “且慢!”

    “如果杜康嫔与贼人有勾结……”

    “黎渊社对陛下的消息一清二楚,就再容易不过了!”

    王佐之前一直推测,天子身边的内侍有黎渊社的人手,如此才能获得极为准确的第一手情报。

    可这也不简单,毕竟入住唐王府,泛舟湖上这类事情,普通下人是接触不到的。

    由此他才会怀疑黄锦。

    却未考虑过,可能是侍寝的宠妃。

    但情报方面倒还好说,其他又解释不清楚了。

    比如先前怎么杀死的胡三刀?

    胡三刀是团营禁军,看守行宫的外门,没有资格入寝宫,护卫圣驾,都是在南巡队伍里面,却与杜康嫔却完全没有交集。

    况且皇殁之法如此诡异,令人防不胜防,以杜康嫔与陛下的亲近,想要弑君何必大费周折?

    王佐无法破解杀人手法,一时间就难以确定,显得颇为惊疑。

    “后宫嫔妃也有作案的机会!”

    海玥的目光则笃定许多。

    胡三刀之死的谜题,早就被他看得一清二楚。

    那与其说是杀人技巧,更像是一个事先准备,然后登台演出的戏法。

    在未揭破前确实唬人,可一旦看穿了,就什么都不是。

    “渊天子”毋须直接出手,完全可以作为幕后指使者,全程不参与。

    那么杜氏这样的嫔妃,就有了作案的机会。

    只要她有心腹手下,内外勾结即可。

    “嫔妃……嫔妃……壬寅宫变么……”

    历史上的壬寅宫变,普遍关注点都在宫女勒脖颈上,因为实施者确实是宫婢,且她们的动机记载清晰,由于嘉靖久服丹药,多疑暴戾,喜怒无常,宫人只要犯了一点错误,就会被严酷惩罚,有两百多名宫人被打死。

    至于久传的以宫女的经血炼制“红铅丸”,这个反倒没有直接证据,并且在壬寅宫变之后,依旧有记载服用,甚至朝堂中的士大夫,和后来的明穆宗,也服用过这样的丹药,所以此事直接导致壬寅宫变的可能性并不高。

    但实际上,壬寅宫变里的主角,并非宫女。

    那群宫女是趁嘉靖熟睡之际,用黄绫布把他的脖子套住,用力拉扯,企图弑君,可寝宫里面也该有别的内侍和宫女,寝宫外面更有护卫,这些人哪里去了?

    所以史学界最认同的观点,是王宁嫔指使宫女谋逆,妃嫔是主使者,宫女是执行者,另外当晚侍寝的曹端妃,即便没有直接参与,但她宫中的人手肯定也被收买,才会被一群宫婢摸入寝宫而不见。

    最后壬寅宫变的结局,也是以王宁嫔、曹端妃与弑君的宫女统统被处死落下帷幕。

    那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但由此也能见得,嘉靖后宫的嫔妃,不是省油的灯……

    “咦?”

    这边尚在思索,那边厢朱厚熜见画舫迟迟未动,又发现杜康嫔携婢女折返,不禁开口道:“爱妃怎么回来了?”

    杜康嫔袅袅上前,双颊微晕,低垂螓首:“臣妾登船后更觉不适,呕意难忍,实在有负圣意!”

    “不妨事!”

    朱厚熜抬手轻扶,眼中满是关切:“可要传太医?”

    杜康嫔耳根泛红,声若蚊呐:“臣妾……月信已迟半月有余,今又这般……”

    “莫非有喜?”

    朱朱厚熜先是一怔,继而龙颜大悦:“速传太医诊脉!若真有喜,朕重重有赏!”

    这倒不是假装。

    朱厚熜目前也只有一个皇子,即阎贵妃生的儿子朱载基,已是后宫的独苗苗。

    但以婴孩的夭折率,便是现在朱载基年满周岁,也不保险,得多多养育子嗣才行。

    如果杜康嫔当真怀了龙种,那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康嫔有喜?”

    双方距离不远,海玥竖起耳朵,将这番话听得一清二楚,神色一沉:‘此女大有嫌疑!’

    他提议先行试舟,将除了朱厚熜、陆炳外的其余人统统带上船,去往湖心。

    到那个地方,就是一个人为的隔绝环境,方便瓮中捉鳖。

    做贼心虚之下,“渊天子”如果真在队伍里,势必会有所行动。

    于是乎。

    杜康嫔主动下去了。

    事情仓促,即便身边的婢女想要下药都来不及,只可能是杜康嫔自己突发不适。

    这还可能是意外。

    那么接下来,又是杜康嫔突然宣布,自己有喜……

    如果朱厚熜在唐王府有个三长两短,紫禁城内的幼子朱载基又早夭身亡,那杜康嫔怀的就是当今陛下的遗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