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给严嵩当学生?(1/2)
四月。 琼州府试开。 知府顾山介头戴金顶乌纱,身穿绯红四品官袍,胸前补着云雀,腰悬金荔枝带,铿锵有力地宣读着圣人之言,毫无病态。 此前巡按御史吴麟失踪的事闹起来时,这位琼州府的主官“不幸”病倒了,又是推官邵靖忙前忙后,工作不分分内分外。 等到吴麟刚被救出,顾山介的病立刻“痊愈”,只是接下来的拜访,未免吃了闭门羹。 这位知府大感沮丧,按理来说,绑架案件,人质十之八九回不来的啊,尤其是落在穷凶极恶的黎人手中,谁能想到会有这等发展。 早知如此,之前也该奔走的…… 世上没有后悔药,顾山介丧气之余,只能准备府试的一应流程。 府试和县试作为科举最初级的两场考试,为的就是筛选出一批拥有最基础能力的读书人,所以这两场考试的成果,叫“童生”。 童生年纪并不一定真的小,黄发垂髫的是童生,白发苍苍的老书生也可能一辈子只是个童生。 但别小看它,这就已经是“士”了。 士农工商。 或许一名童生的物质条件,连耕地的农夫都不如,但不妨碍其高人一等的政治地位。 并且在地方,律法规定是秀才可以见官不拜,可现实里有着童生功名,年纪又不大的,地方衙门的官吏也会保持一份客气,毕竟谁也不知会不会日后能否飞黄腾达 现在海玥坐在桌案前,奋笔疾书,就在朝着这条堂皇大道迈进。 “《论语·为政》篇中的‘为政以德’?” “还真是给蒙童考的题目啊,真是再偷懒不过了,放到其他府试,恐怕是要被嘲笑的……” “不过我喜欢!” 海玥觉得自己就是科举宝宝,这些出题者,千万别学嘉靖后期,尤其是隆庆、万历年间的截搭题,乱弹琴,现在这样就很好嘛! 他下笔如有神。 程文程墨,挥洒自如,主打的就是一个致敬。 由于致敬得太熟练,这回又是第一个交卷,当海玥起身,恰好见到顾山介背着手,恰好也巡视到这间考场。 两人对视一眼,顾山介立刻过来,拿过卷子,当场阅卷。 看了一篇,这位知府就抬起脑袋,满是嘉许地连连点头。 海玥礼貌性地等候,没有立刻离场,但瞧着这位的表情,心头却是微微一惊。 不会又要点我做案首吧? 自家的水平自家清楚,县试也就罢了,府试是整个琼州府,也就是整个海南岛的学子竞争,以他的年龄,文章不是特别突出的话,一般能得个前十就了不得了,案首实在夸张。 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 那是奔着小三元去的! 顾山介也是三甲进士出身,自然分辨得出文章好坏,更能看出既视感。 但他赞许的也是这点。 毕竟抄也要会抄,海玥作答的两篇八股文,行文朴实,基调成熟,细节上恰到好处,才华或许有一点不足,但作为应试文章,是极度合格的。 科举入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本就因为科举最能评测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而县府院三级考试,作为预备考试,更重在考察学生的潜力。 顾山介就觉得这位很有潜力。 如此年纪就有这般才华,又救了巡按御史,那给个案首,再巡按御史们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不过分吧? 海玥原本信心满满,此时却胆战心惊地离开了考场,那神情弄得外面等待一众兄弟心头也忐忑起来。 二哥第一个开口安慰:“十三弟,胜败乃兵家常事……” 话到一半,海玥叹息:“不是没考好,我担心顾府尊给我案首……” “啊?” 众人瞠目结舌。 你自己听听,这说的是人话么? ‘这位知府,着实不怎么靠谱……’ 海玥嘟哝了一句,终究没有详说,同时脸色也正经起来。 因为吴麟的师爷闵子雍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十三郎这么早就出来了?哈哈,此番府试,看来也是手到擒来,他日蟾宫折桂,愿君前程似锦,鹏程万里啊!” 海玥拱了拱手:“承闵师爷吉言了。” 闵子雍左右看看,低声道:“十三郎可否进一步说话?” “请!” 等远离了考场的人群,闵子雍再度恭维几句,这才道出来意:“东翁有言,十三郎天资颖悟,如璞玉浑金,倘得入国子监,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国子监进学?” 海玥闻言,颇为心动。 他并不喜欢以八股文为主的科举考试,更不喜背那些范文,但正如后世多少人不想高考呢,还不是得考? 既然选择了这条最稳的道路,就得为之努力。 能去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无疑是地方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当然也希望去。 然而闵子雍接下来一句话,让海玥怔住了:“东翁与国子监前祭酒严介溪素有交情,此番书信京师,大可为十三郎求一个名额!” ‘严介溪……严嵩?是了,他不久前才卸任国子监祭酒吧?’ 海玥确定了一下:“吴巡按欲将我举荐给曾隐居钤山的严公?” “十三郎果然也听过介溪先生的美誉,正是他!” 闵子雍抚须微笑,语气里带着几分矜持的得意。 举荐也有高下,随随便便举荐入门,和直接向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