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上行,窗外的景致渐渐从喧嚣的市井切换到清幽的山林。空气中似乎也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与若有似无的檀香,洗去了旅途的疲惫,也让原本略带浮躁的心绪渐渐沉静下来。
“还记得吗?”顾倾城侧头望向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她略带感慨的脸上,“上次来,还是十年前,我们几个大学同学一起,懵懵懂懂地跟着人流烧香许愿。”
陈晓阳握着方向盘,嘴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意:“怎么不记得。那时候你还说,这寺庙的名字‘善缘’二字,听着就让人心里熨帖。没想到,兜兜转转,我们又一起回来了。”
是啊,又一起回来了。命运的丝线有时就是这般奇妙,将曾经同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再次牵引到同一个地方。
终于,善缘寺的山门在前方豁然开朗。比起十年前,寺庙似乎又经过了一番精心的修缮与扩建,更显庄严恢弘,却又不失古朴典雅。山门前的石阶被岁月和无数香客的脚步打磨得温润光滑,两旁的松柏依旧苍翠挺拔,守护着这份一方净土。
他们停好车,随着三三两两的香客拾级而上。耳边传来悠扬的钟声,浑厚而悠远,仿佛能穿透俗世的纷扰,直抵人心深处。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威严伫立,镇守一方。香炉里青烟袅袅,空气中檀香的味道愈发浓郁,混合着山间特有的清新空气,形成一种独特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顾倾城和陈晓阳相视一笑,放慢了脚步。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急于烧香拜佛,而是更愿意静静地感受这份宁静与肃穆。他们沿着中轴线,依次走过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每一座殿宇都雕梁画栋,气势不凡,殿内的佛像庄严肃穆,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寺内的香火很旺,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跪拜、祈祷,脸上带着各自的期盼与心事。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显得嘈杂,反而有一种奇异的秩序与宁静。或许,是佛法的慈悲化解了众生的焦虑,又或许,是这宝泉山的灵气滋养了这份平和。
他们在一处开阔的平台驻足,俯瞰山下,抚顺市的轮廓隐约可见,车水马龙,红尘滚滚。而山上,则是青灯古佛,梵音缭绕。一静一动,仿佛两个世界,却又奇妙地相连。
“感觉怎么样?”陈晓阳轻声问道。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宁静的味道,她轻轻吐出,仿佛也将心中积攒的一些郁结一并吐出:“很好,很平静。好像无论外面有多少烦恼,到了这里,都能暂时放下。”
陈晓阳点点头,深有同感:“这大概就是人们喜欢来寺庙的原因吧。不是为了求神拜佛得到什么,而是为了在这片刻的安宁中,找回内心的自己。”
他们没有再多言,只是并肩站着,看着山间的云卷云舒,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诵经声。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心中一片澄澈。
宝泉山善缘寺,这座承载了他们青春记忆的古刹,在岁月的流转中,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变迁。而这一次故地重游,又将成为他们生命中一段新的、平静而深刻的记忆。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重逢与告别中,感悟着缘起缘灭,体会着生命的真谛。而善缘寺的这份“缘”,也将在他们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记。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默契十足的伙伴,时隔数载,今日又一同踏上了寻访山水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正是那素有“辽沈明珠”之称的辽宁省抚顺市关山湖风景区。
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驶入景区腹地,窗外的景致便如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长卷,渐渐清晰起来。顾倾城微微侧头,目光被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所吸引,那山不似南方的秀美,却带着北方特有的雄浑与苍劲,初秋的阳光给山尖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山腰处则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墨绿、翠绿交织,煞是好看。陈晓阳握着方向盘,嘴角噙着一抹笑意,他知道顾倾城定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致所打动,正如他此刻的心情一般,久违的舒畅与期待在胸中荡漾。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带着一丝草木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瞬间涤荡了旅途的疲惫。关山湖的水,是这里的灵魂。只见一汪碧绿的湖水在群山环抱中静静铺展,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湖面开阔而平静,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跳跃着无数金色的光点,晃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岛上绿树成荫,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晓阳,你看这湖,比我想象中还要美!”她的声音清脆,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晓阳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湖面,又望向远处的山景:“是啊,这山这水,浑然天成,确实不负盛名。我们先去码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