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执棋斩天:我的剑仙娘子杀疯了 > 第172章 皇帝的意思

第172章 皇帝的意思(1/2)

    “是关于兵部贪墨一案,今日兵部架部司郎中令找过我,向我坦白他贪墨二十万粮草的事情。”

    林策说罢,魏大仙若有所思的点头。

    只见他笑着拍了拍林策的手背,投来让人放心的眼神。

    “小林大人稍等,杂家这就去禀报一番。”

    魏大仙朝房内走去,留下林策在原地等候,不消多时,就见另外一太监走出来,邀请林策进去。

    调查兵部贪墨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皇帝真的震怒,那么一定会召监察院御史,会同大理寺卿一同调查。

    只有如此才算是彻查。

    但此事竟然交给了李景春,他虽然是文渊阁大学士,但却并不负责纠察和弹劾汴京官员,因而读懂了皇帝心意的李景春,干脆将这烂摊子交给林策。

    一来是考验考验林策的能力,二来也是推林策上台面。

    现在皇帝让林策调查此案,毫无疑问就是想弄个替罪羊,把消失的二十万粮草找回来罢了。

    北伐在即,皇帝不想后院起火。

    很快林策便走入御书房内,见到在伏案批改文书的皇帝。

    大周皇帝并非整日穿着龙袍,今日就穿着一套素白的衣服,上面更是有不少补丁,发丝凌乱,显得像是一位乡野村夫,毫无半点皇帝威严和架子。

    林策恭敬抱拳拱手,皇帝便摆了摆手。

    “不用多礼,魏大仙说兵部架部司郎中令找过你了?并且是他贪墨的二十万粮草?”

    皇帝头也没抬,更让林策意识到他对此事并不上心。

    “你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抛出来,林策便知道有戏了。

    “陛下,今日高远欢找到微臣,坦白自首他贪墨二十万粮草一事,臣正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决断,这才请示陛下。”

    皇帝都没表态,这种时候自己说出想法,那不是逾越了吗?

    万一皇帝不满意你的处理方式,反而会留下一个能力不足的坏印象。

    这时皇帝才抬起眼,认真看了林策一会。

    “人都找你坦白了,你还没个主意?李景春干什么吃的,竟让你负责此事,难不成还要朕手把手告诉你应该如何决断?”

    皇帝放下笔,带着一抹厌弃之色。

    他走到林策身边,龙眸闪动着一丝怒意,这更是让林策低头不敢对视。

    “陛下,臣以为高远欢既然坦白,便可从宽处置。”

    林策哪里还敢摸皇帝的脾气。

    现在只能先说出自己的目的了。

    “哦?”皇帝挑起眉头,重新坐在书案前,带着些若有所思的表情,瞪着林策,“说说看。”

    林策松了口气,他赌对了。

    果然皇帝没打算真的惩罚高远欢。

    “臣想从宽处置,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高远欢深感皇威浩荡,因而知晓此事曝光后立刻认错,诚惶诚恐,此为知错能改。”

    “但二十万粮草,涉及十八万两银子,恐怕他一人是吃不下的,背后指不定另有其人。”

    林策眼中闪烁精光,认真分析一番。

    皇帝看他,脸上倒是微微露出认可之色。

    身为皇帝,他在乎的不是手底下人贪墨,整个大周王朝,便是在无数民众身上搜刮民脂民膏,维护强权的统治,哪一个皇帝不是如此?

    他没有什么野心,要将大周王朝朝廷打造成清廉之地,更认为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当官要为民做主,得先将官喂饱了。

    有些事情不上称,没有四两重,皇帝也懒得追究,可一旦曝光,他也得做做样子。

    “你这其一站不住脚,得给朕一个从宽处置的理由。”皇帝咳嗽一声,一旁的魏大仙立刻送上一杯茶。

    林策汗颜,不过倒也不慌。

    只见他缓缓说道:“其二嘛……”

    “陛下,北伐在即,兵部官员格外重要,涉及到各项物资调配,统筹兼顾的职责,在非常时期若是将架部司的郎中令斩了,恐怕有动摇军心的危害。”

    “另外臣再补充第三点,那就是高远欢愿意发动全族之力,为北伐添砖加瓦。”

    “他告诉微臣,愿意变卖祖宅田地,凑齐五十万两银子支持北伐。”

    此话一出,一旁的魏大仙都愣住了。

    五十万两银子,这不是个小数目。

    作为一个兵部的郎中令,能拿出这么多银子,足可见他贪了不少。

    果然皇帝眯起眼睛,嘴角勾出一抹弧度。

    他玩味的眼神看向林策:“你拿了他多少好处?竟为他说情?”

    林策立刻摇头道:“臣不曾收他好处,倒是他请臣去富贵楼吃了顿饭,说清楚情况了。”

    闻言,皇帝大笑一声。

    “看来李景春倒是办了一件好事,举荐你来调查此事也算用人得当了。”

    “五十万两银子,朕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