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娱乐:大明厂公的我,成了影帝 > 第64章 先天鲍鱼钳笔功

第64章 先天鲍鱼钳笔功(1/2)

    小李将孟国华和曹正田二人送到后,便驱车离开。

    谢光接到孟国华的电话后,立即从央视大楼里出来迎接二人。

    组织节目的央视十台,也是科教频道。

    节目计划在下午三点开始录制,预计两至三个小时录制完毕。

    “老孟,小曹你们可算来了!”

    谢光喜笑颜开地连忙和二人握手。

    “谢会长。”

    曹正田微笑着打招呼。

    “走,进去说。”

    说完,谢光便带着二人走进了大楼。

    现场已经在开始布置。

    除了曹正田三人外,还有其他几个看起来也似乎是嘉宾的人见到谢光后,一个个点头致意。

    “咦,孙教授也来了?”

    孟国华盯着不远处的一个老头,脸色有些古怪。

    曹正田察觉到孟国华的表情不对劲,下意识问道:“这个孙教授咋了?”

    孟国华颇为无奈的小声道:“说是教授,其实就是个网红,网名叫做孙教授,在网络名气很大,千万级别的粉丝,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得罪了很多人,却乐此不疲。”

    明白了。

    这老家伙就是个蹭流量的最强王者呗。

    甭管黑的白的,只要能带来流量,咋说都是一张嘴。

    就好比那些御史。

    有事没事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

    时不时的还来提醒陛下一番。

    美其名曰风闻奏事。

    说白了就是盯着一张嘴胡说八道。

    这些人看着铁骨铮铮一个个宁死不屈。

    但是只要一进了东厂的大牢,那一个个就像一滩烂泥,骨头都软下去了。

    对付这些人,就是要比他们更狠,才能让他们的嘴巴变得消停一些。

    曹正田休息了片刻后,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在谢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后,转身离开。

    “老孟、小曹,先上台,一会儿节目就开始了。”

    “好。”

    两人站起身来整了整衣服,跟着谢光一起走到了台上。

    十分钟后,主持人朱君出现在台上。

    节目开始。

    曹正田第一次参加这种节目,倒是有些稀奇。

    本以为和拍电影拍电视剧不一样,但是后来孟国华告诉他,除了现场直播以外,所有的录播节目跟拍影视剧没什么区别。

    有问题的都会剪辑掉,不会放出来。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和生活其实差别挺大。”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咱们华夏的传统文化艺术—书法。”

    “书法,顾名思义是从其的书体结构、笔法等等方面来书写,让汉字的成为一件艺术品。”

    “咱们华夏历史悠久,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汉字乃咱们华夏独创的一种艺术。”

    “既是图画,又是舞蹈。”

    “既是诗歌,又是美乐。”

    随着朱君讲述着开场白,舞台上的大屏幕上开始展示汉字的历程。

    历代的书法大家的作品,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屏幕中。

    “今天我们请来了,浙省书法协会副会长谢光先生。”

    “浙省书法协会会员曹正田先生。”

    “真卿艺术集团创始人孟国华先生。”

    “中央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郑柯教授。”

    “知名评论家孙江先生。”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曹正田听着主持人的介绍,这才发现孟国华看着普通,但是居然厉害得很。

    艺术集团的老板。

    难怪能和杨蜜认识。

    “几位嘉宾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专家。我想问问,大家对于书法艺术这件事怎么看?”

    “先从郑教授开始吧。”

    曹正田感觉到有些犯困。

    他没想到这种节目这样的无聊。

    跟采访没什么区别。

    而且这些台词,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我认为,艺术就是艺术,无论是书法也好,还是画画也好,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字来,画出好的画来。”

    郑柯说得比较直接。

    其实这主要是大众的看法,所谓的阳春白雪说的就是这些。

    都是需要花长时间来沉浸其中,才能研究出成绩的东西。

    “我不赞成郑教授的说法。”

    孙教授接过话筒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艺术细胞不一定需要培养,有的人天生就会,比如很多草根艺术家。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很多的新艺术。”

    “比如口中含笔写字,比如双手,双脚同时夹着两支毛笔,四只毛笔同时创作。”

    “再比如大腿夹着毛笔写字。”

    听到这,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