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急事,必须立刻向父亲汇报!明天一早,不,越快越好!安排我见父亲!”
电话那头的生活秘书显然有些为难,委婉表示老爷子已经歇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清来几乎是用强压着焦躁的语气重复:“必须是大事!关乎我周家存亡的大事!请你务必转告父亲!”
等了大约十分钟,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加密电话再次响起,老爷子的生活秘书回了话,语气平静无波:“首长说,明天中午过来吧。顺便……买几斤香蕉带过来,不要进口的,就要国产的。”
听到这个回复,周清来愣了一下。
买香蕉?在这个节骨眼上?
但他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老爷子的风格越是惊天动地的事,越要用平淡寻常的方式来应对。
他沉声应道:“好,我知道了。明天中午准时到。”
挂掉电话,周清来颓然坐倒在椅子上,目光再次落到那本刺眼的书上。窗外的雪依旧下着,寂静无声,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寒冷。
曼谷,喧嚣的市中心,一栋现代化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冷气十足。
周彬穿着一身骚气的花衬衫,头发染成了亮黄色,歪歪扭扭地陷在客座的沙发里,翘着二郎腿,一副玩世不恭的纨绔相。
他身边坐着余普麾下十三太保之一的“马面”,造型更是惊人——一身鲜绿色的紧身背心和工装裤,凸显出浑身肌肉,头上还扣着一顶同色的鸭舌帽,远看跟顶了片绿草坪似的。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港岛“南风文化”出版社曼谷分社的主编,苏雯。
她约莫二十八九岁,妆容精致,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是典型的华人移民二代,干练中透着几分见多识广的从容。
“周先生,这本书的市场反响远超我们预期,”苏雯将一份销售报告轻轻推到茶几上,语气专业,“尤其是在东南亚和港台的华人圈子里,销量非常可观。很多读者都对书里披露的细节非常感兴趣。”
她顿了顿,观察着周彬的反应,继续提议:“我们出版社的想法是,趁热打铁。周先生您看,是否可以考虑再出一部?比如,在《红墙阴影》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或者……写写京城其他世家的故事?以您的身份和经历,素材肯定是足够的。”
见周彬没什么反感的表情,她抛出了诱人的条件:“稿费方面您绝对放心,我们可以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再上浮百分之三十。至于版权分成,也可以再谈,保证让您满意......”
周彬嗤笑一声,没等她说完就懒洋洋地一挥手打断,语气里满是不屑:“不写了不写了!累死个人。苏主编,我写这玩意儿又不是为了那三瓜两枣的稿费。钱?你看我像差那点钱的人吗?”
苏雯立刻收声,脸上保持着职业微笑,心里却门儿清。
这种世家出来的子弟她见得多了,在澳洲、新西兰那边有很多,个个眼高于顶,脾气古怪,把钱当纸,把折腾当乐趣,最难伺候。
她正想着如何换个角度劝说,却见周彬话锋一转,身体前倾,那双总是飘忽不定的眼睛此刻正毫不掩饰地往她衬衫领口里瞟,嘴角勾起一抹暧昧的笑容:
“不过嘛……既然苏主编你这么有诚意,也不是不能考虑。要不……晚上我请你吃个饭?地方你定,最好安静点儿,咱们……可以‘详细’、‘深入’地谈谈下一步怎么写,怎么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