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应声领命,谭威则朝着南城门方向走去 , 新的马车作坊就设在南城门附近,那里场地开阔,便于工匠们打造与测试马车。
刚走到作坊门口,便看到徐悠正站在一辆新造的马车旁,俯身察看马车的车轮与车厢,时不时用手指敲敲车厢木板,似乎在检验其坚固程度。
这辆新马车与传统马车截然不同,车身部件都刷了一层乌黑的油漆,不仅防潮防腐,还透着一股威严,拉车的是几匹洗净的西南驮马,这些马耐力强、负重能力好,最适合长途跋涉。
车厢的构造更是新颖,借鉴了后世汽车的设计,空间宽敞,两侧设有可灵活开关的车门,车门上还绘着猛虎与狮子的图案,栩栩如生,增添了几分气势,马车尾部装有一个粗壮的铁挂钩,车轮与车毂外侧都包了一层铜皮,铜皮的尖端打磨得十分尖利,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徐悠见谭威走来,直起身说道:“都督,你可来了,这新马车看着就不一般,就是不知道实战中好不好用。”
谭威走到马车旁,指着车尾的铁挂钩解释道:“这个挂钩大有妙用,多辆马车之间可以通过挂钩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他又绕到车厢旁,继续说道:“这辆车平时能用来运输粮草,若是载人,每辆车可载十人,百车便能运送千人,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到了宿营时,将数十辆马车连结起来,围绕营地排列,就能形成一道临时的防御工事,阻挡敌人偷袭,若是遇上骑兵,将马车横向排列,车轮上的尖利铜皮能刺穿马蹄,车厢则能阻挡骑兵冲锋,组成一道抵御骑兵的坚固防线。”
徐悠听完谭威对新马车功能的解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眼中瞬间闪过认可的光芒,当即点头说道:“都督这个设计确实精妙!咱们之前在平原、草原与骑兵作战时,总因缺乏有效防御工事吃大亏,敌人骑兵冲锋时速度太快,步兵根本来不及构筑防线。有了这种马车,战时横向排列,既能用尖利的车轮铜皮刺穿马蹄,又能靠车厢阻挡冲锋,正好能抵御骑兵的冲击,弥补此前因马车数量不足导致的防御缺口。”
他抿了抿嘴,又坦诚补充道:“不过这马车也有局限,要是到了山地作战,道路崎岖狭窄,马车难以通行,怕是派不上用场。但总体来说,在咱们主要活动的平原区域,这新马车绝对是对付骑兵的利器。”
徐悠的分析客观务实,既肯定了新马车的价值,也不回避其短板,完全符合他久经沙场的武将特质。
谭威闻言,笑着点头:“你说得很对,任何武器都有适用场景。咱们造这新马车,其实主要针对的敌人是满清 , 他们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多活动于东北、华北的平原地带,新马车正好能克制他们的骑兵优势。至于山地作战,咱们另有其他战术应对,不用指望马车包打天下。”
这番话既明确了新马车的战略定位,也让徐悠对后续作战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两人正说着,工匠张隆快步从作坊内走出,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见到谭威便躬身行礼:“参见都督,您要的新马车样品已经造好,您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
谭威目光落在张隆身上,直接切入正题:“张师傅,我问你,要是材料齐全,咱们这马车作坊一个月能造多少架新马车?”
张隆仔细核算了片刻,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都督,目前作坊里的工匠加上学徒,全力赶工的话,一个月最多能造五六架。这马车的工艺比普通马车复杂,尤其是车轮包铜、车厢加固这些工序,都得精工细作,快不起来。”
谭威听完,眉头微微一皱 , 他心中估算过,要形成有效的作战规模,至少需要千辆新马车,按每月五六架的产能,得近二十年才能完成,这个速度实在太慢,远赶不上战事需求。
他当即说道:“这个速度不行,太慢了。咱们得简化马车的装饰,比如车门上的猛虎、狮子图案,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雕刻,都可以去掉,只保留最基础的防潮黑漆,能保护木材就行。这样既能节省工时,又能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张隆一听要去掉装饰,脸上露出不舍的神色 , 他是营州顶尖的工匠,一生执着于工艺完美,新马车上的图案都是传下来的规矩,如今要简化,心中难免有些抵触。
但他也知道战事紧迫,不能因个人执念耽误大事,思索片刻后提议道:“都督,完全去掉装饰确实能省工时,但若是一点标志都没有,未免显得单调,也少了些气势。不如咱们改画‘圭圣’二字作为标志,用醒目的颜色涂在车门两侧,既能体现圭圣军的身份,说不定还能威慑敌人的马匹,您看如何?”
谭威眼前一亮,这个提议既保留了标志性元素,又不会过多增加工时,当即点头赞同:“这个想法好!‘圭圣’二字既简洁又有辨识度,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张师傅,你要记住,军队用的马车,首要原则是简单实用,一切设计都要为作战服务,不能为了追求工艺完美而影响产能和实战效果。后续生产中,要是发现有可简化的工序,随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