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

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2/3)

到他手中,信里提及的事早已时过境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里,他对信鸽通信的需求愈发迫切,当即对安盛说道:

    “你让人准备些小纸条和文房四宝过来,我要写几封信,试试咱们的信鸽能不能将信顺利送到京师的谭府。若是这次试验成功,日后咱们传递信息,就能彻底摆脱对驿站的依赖了。”

    文强动作麻利,很快便将裁好的小纸条与笔墨砚台送到书房,细心地为谭威磨好墨,又将纸条铺展在案头,才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留下谭威独自在书房斟酌。

    谭威走到案前,拿起毛笔,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看着空白的纸条,脑海中思绪翻涌,一时竟不知该写些什么。

    起初他想写西北近来的胜仗,圭圣军接连挫败几部胡人,稳固了营州周边的局势,这样的消息既显军功,也能让英娘安心。

    可转念一想,这样的内容更适合写进奏章,而非夫妻间的私语,满纸战事只会显得生硬,少了几分温情,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又想写写蓝池城近期的婚配故事,不少胡人女子与中原军士结为夫妻,日子过得安稳和睦,也算一桩美谈。

    可这事牵连甚广,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总不能在小纸条上长篇大论,若是写得简略,又怕英娘误解其中缘由,反而徒增烦恼,这个想法也很快被否定。

    接着他脑海中闪过穆莱与郭绮丽的身影,想提一句自己收了胡女在侧的事,坦诚总比隐瞒好。

    可笔尖刚要触纸,又猛地停住,他怕英娘觉得自己沉迷美色、显得愚笨,更怕这话会引她吃味。

    英娘性子温婉,却也有女子的敏感,若是知道他身边多了旁人,心里定然会不好受,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暂时不提为妙。

    最后他想写些泛泛的关心,问问家中父母的身体、孩子的学业,叮嘱英娘照顾好自己。

    可刚写下家中一切安好?几个字,又觉得太过敷衍,信鸽千里迢迢从营州飞往京师,若是只传递这样无关痛痒的问候,实在辜负了这番奔波,也对不起自己对信鸽通信的期待。

    谭威放下毛笔,靠在椅背上,心中满是纠结。

    他对英娘的感情本就复杂,一方面,自收留穆莱后,他时常会生出负罪感,觉得自己辜负了英娘的信任与等候。

    另一方面,他又真心思念着家中的妻儿,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想起英娘为他缝衣的模样,想起孩子咿呀学语的场景,这份思念从未因时间与距离而淡化。

    他忍不住琢磨起男女感情的差异,在他看来,男人似乎能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女人产生感情,就像他既牵挂英娘,也对穆莱有怜惜与好感。

    可女人大多在同一时间只专注于一人,英娘自嫁给他后,便一心操持家务、照顾家人,从未有过二心。

    他试图从根源上找原因,或许是身体结构的不同,又或许是社会规则的约束,古人为防近亲结婚、限制女性性行为,制定了诸多针对女子的礼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的情感差异。

    他又想到现代社会,包二奶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舆论谴责。

    可在大明朝,高官权贵身边有侍女、妾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些女主人甚至会主动为夫君网罗美人,只要这些女子的行为在自己掌控之中,不威胁到正妻的地位即可。

    道理虽懂,谭威心里却仍有些心虚,总觉得自己这样做,还是对不住英娘。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转了半天,终于有了主意,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女人大抵都爱听甜言蜜语。

    比起谈论战事、家事,不如写几句真心的情话,既能表达自己的思念,又能让英娘感受到他的心意。

    毕竟,浪漫的情话有时比特制的弓弩更有杀伤力,能轻易打动人心,化解彼此间的隔阂。

    至于写什么情话,谭威在书房里踱了两圈,目光突然落在书架角落的几本诗集上,这几本书原本是他用来研究密码编排的素材,后来闲暇时便成了消遣读物。

    他随手抽出一本,翻了几页,但觉得摘几句诗有点敷衍,随后灵机一动,想到自己都穿越了,不利用一下太浪费了。

    随想到后世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那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既带着几分思念的怅惘,又不失文雅,用来寄给英娘再合适不过。

    确定了诗句,谭威重新拿起毛笔,可刚写了几个字,便皱起了眉头,他常年握刀握枪,写起毛笔字来总显得有些生硬,字迹歪歪扭扭,实在拿不出手。

    他看着纸上难看的字迹,索性将纸条撕掉,重新铺纸书写。

    可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写出来的字始终不尽如人意,要么笔画歪斜,要么结构松散。

    谭威耐着性子,直到写第五张时,字迹才总算工整了些,虽称不上好看,却也还算端正。

    他满意地吹干墨迹,将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