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25章 兵盛半壁七

第325章 兵盛半壁七(2/3)

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悠则灵活善战,既能领兵冲锋,又能处理地方事务,两人一同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成了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

    第三层便是杨威、文强这样地位较低的亲信,杨威勇猛忠诚,虽不善言辞,却总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文强则聪慧细致,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他们虽与谭威有明确的上下级之分,却因常年伴其左右,深得信任,谭威也会对他们多几分关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的下级,以及因利益交换而产生交情的人,比如各地的商人、地方小吏,他们与谭威的交往多基于事务需求,虽也算熟悉,却少了几分真心与信任,只在各自的利益范围内保持往来。

    谭威看着棋盘上交错的棋子,心里清楚,这样的分层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乱世之中,基于信任与需求自然形成的,唯有分清远近亲疏,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守住自己的立场与目标。

    文强虽在谭威划分的人际关系里,属于地位较低的心腹兼朋友,但他为人洒脱,举手投足间从没有因身份差距而显露卑微,也不会因深得信任而显得傲慢,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

    每次与谭威相处,无论是处理公务还是闲谈对弈,他都能自然地把握分寸,既不刻意讨好,也不怠慢敷衍,这样的相处模式让整日被繁杂事务缠身的谭威觉得格外轻松。

    尤其是文强说话时条理清晰、偶尔还能接住谭威的调侃,常常让谭威恍惚间想起前世军校里的战友,那时大家一起训练、一起讨论战术,没有等级隔阂,只有纯粹的并肩情谊,这份熟悉的感觉,让谭威对文强多了几分莫名的亲近。

    又一盘棋结束,文强没有急于重新再摆好,而是先转身对候在院外的亲卫吩咐道:

    “去烧些热水来,泡一壶咱们刚从沙城运来的飞夜茶。”

    他知道谭威处理公务时喜欢喝茶提神,如今难得清闲对弈,一杯热茶更能添几分雅致,亲卫应声而去,文强这才整理了一下衣摆,在谭威对面的石凳上坐下,动作从容不迫。

    谭威在文强安排亲卫烧水时,便已率先落子,他依规执白棋,在棋盘的星位对角各放置了一颗棋子,开局简洁明了,依旧带着几分军人的干脆利落。

    落子后他习惯性地抬头望向远处,目光恰好能越过院墙看到合卢寺的前院,那里挤满了前来祈福的善男信女,他们手里捧着香火,嘴里低声念叨着 “愿天下太平”“无灾无难”,满脸都是对和平的期盼。

    而视线收回,落在合卢寺后院,隐约能看到几位身着铠甲的参谋正围在一起,手指在地上比划着,高声议论着实时战事,言语中满是对战场的专注。

    前院求和平、后院议战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在同一座寺庙里同时上演,谭威看着这画面,忍不住在心里觉得有些滑稽,乱世之中,有人期盼安稳,有人则需扛起刀剑守护这份安稳,看似矛盾,却又无比真实。

    “都督,该您落子了。”

    文强的声音将谭威的思绪拉回棋盘,谭威回过神,低头看向棋盘,只见文强执黑棋已在边缘落子,形成了初步的围地之势。

    他收敛心神,认真思考后落下一子,两人的对弈正式进入节奏。

    起初谭威还能凭借着对棋路的大致理解与文强周旋,可随着棋局推进,到了中盘阶段,白棋的劣势渐渐显露出来,文强的黑棋步步紧逼,不断压缩白棋的空间,还巧妙地截断了白棋几条关键的连接路线,让谭威的棋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谭威盯着棋盘,手指捏着棋子在指间反复摩挲,眉头微微皱起,他尝试着寻找突破口,可无论怎么落子,都像是陷入了文强早已布好的局里,根本无法扭转颓势。

    最终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苦笑道:

    “罢了罢了,这局我认输。”

    嘴上认输,他却故意摆出一副假意发怒的模样,嗔怪道:

    “你这小子,明知道我棋艺不如你,就不能让着我几分?非要赶尽杀绝,一点情面都不留。”

    文强见谭威这般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语气却依旧恭敬:

    “正因为您不介意属下据实应对,属下才敢全力以赴,若是刻意谦让,反而显得属下不敬,也辜负了您与属下对弈的心意。”

    这番话说得既得体又真诚,既解释了自己不相让的原因,又暗赞了谭威的气度。

    谭威听后,忍不住自嘲道:

    “你倒是会说话,不过也确实是我棋艺太差,输了也心服口服。”

    “都督不必过谦,并非您棋艺差,实在是属下有幸师从名师。”

    文强轻声解释道,

    “属下自幼便跟着

    一位老棋师学棋,这位老棋师传承的是唐时翰林院棋待诏王半子的流派。说起王半子,都督或许有所耳闻,他曾在唐时多次大胜各路围棋高手,还着有《棋经详解》《王氏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