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农场,顿时显得空旷了许多。
然而,这份安静并非寂寥,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祥和。
依然有人留在了农场,这里已然是他们的家。
养殖区那边,周海夫妻俩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巡视养殖场和鱼塘。
王铁柱回老家过年了,鱼塘他便一起帮着代管。
周海仔细检查着食槽和水线,他的妻子则麻利地清理着粪便。
对他们而言,这些牲口就是需要日夜精心照料的“孩子”,过年也不例外。
周海憨厚地笑道:“回去了也没啥事,在这里守着它们,心里踏实。”
在竹林鸡舍那边,也能看到几个年轻的身影在忙碌。
那是小杨、小军等几个从福利院出来的孩子。
农场给了他们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更给了他们一个家。
他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负责日常的巡查、喂养和安保工作。
而作为老板的江晚柠反而只会更忙了。
农场的工人们可以放假,但土地不会休眠,那些依赖人照料的牲畜和作物更不会懂得何为年节。
它们每日的需求依旧,甚至因为冬季的严寒和人员的减少,更需要精心的看顾。
早上巡山,下午巡养殖场,晚上还要想明年的扩张计划。
没错就是扩展。
她之前就已经和村长江大海初步沟通了自己的想法。
明年,她计划再承包一百亩山地!
而且,为了避免承包有主的山地可能遇到的产权纠纷和人情困扰,她明确表示,希望是那种权属清晰、无争议的集体或国有荒山。
至于这这一百亩地,用来种什么,她心中早就有了明确的规划。
那就是全部用来种植中草药!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江晚柠的目光掠过笔记本上“中草药种植基地”那几个字,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内心深处那份笃定愈发清晰。
她最大的依仗,并非仅仅是资金或规划,而是她那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木系异能。
在过去几年里,她的异能已经在果蔬禽畜上展现了惊人的效果。
无论是蔬菜的清甜爽脆、水果的饱满多汁,还是禽肉的紧实鲜美、蛋品的浓郁醇香,其品质都远超寻常,赢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这背后,正是她的异能潜移默化地优化着作物的生长周期,激发着其内在的生命活力和风味物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它们生长的环境。
而将这份力量应用于中草药种植,其所能带来的改变,更是不可估量。
她很清楚当下围绕中医的诸多争议。
网络上、现实中,不乏“中医无用论”、“中药疗效不明确”的质疑声。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她认为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中医传承千年的理论和方剂本身,而是出在了最基础的环节——药材上。
药材不灵,则方剂不验。
现代工业化、规模化种植下的中药材,往往追求的是产量和外观。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生长周期的强行缩短,道地产区的变迁和滥采滥挖……这些都导致了许多药材徒具其形,内在的有效成分含量却大幅下降,甚至因农残和重金属问题带来副作用。
一支野山参和一支园参的功效岂可同日而语?
一方使用了道地、足年份、精心炮制药材的方子,与一方使用了人工速生、药力不足药材的方子,其治疗效果自然天差地别。
不是中医无用,而是很多时候,承载医理的“器”——药材,本身已经“力不从心”了。
而这一点,恰恰是江晚柠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域!
她的木系异能,其核心就在于“激发”与“提纯”。
她能够引导植物的生命能量,使其朝着最优化、最纯粹的方向发展。
应用于果蔬,是极致的风味和营养。
应用于草药,那将是极致的药效!
想象一下:
在她异能滋养下生长的黄芪,其补气固表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将远超寻常。
她亲手照拂的人参,哪怕年份稍浅,其蕴含的精气神也足以媲美某些野生品种。
她种植的甘草,调和诸药的效果会更显着。
就连普通的金银花、板蓝根,其清热解毒的功效也会因内在成分的纯粹和富集而得到质的提升。
江晚柠忍不住心潮澎湃起来,恨不得现在就去定一批药苗种下去。
最初,她考虑过将草药与现有的果林进行套种,以节约土地资源。
但经过反复推敲和查阅资料,她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中草药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