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 第466章 嘴替

第466章 嘴替(1/2)

    不仅仅是多宝道人修出了满头的肉髻,换了个标新立异的别致造型,其他人也多多少少有了转变。

    因为这东西本身确确实实是修行的体现,是随着道行而自然体现的外相。

    自仙道之中走出来的,不一样的道路。

    而且这一条修行之路,已经多少具备了道向内求的迹象。

    元易此前也参悟过那玉简,对此有着一些了解。

    此道以生灵之性为根,也以生灵之性为修行,四圣谛作为其大道修行的核心。

    其一苦谛,经生灵之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等,典型的尘世之道,生灵之道。

    其二集谛,生灵之欲望,即贪,生灵之执念,即嗔;生灵之无知,即痴。

    其三灭谛,通过灭除欲望可达到涅槃,自生灵之苦中解脱。

    其四道谛,以八正道为解脱路径。

    与这核心四圣谛对应的具体修行之法,便是戒定慧三学。

    持戒,禅定修习以净化心念,通过经论学习与体悟开发智慧。

    肉髻正是慧学造诣的体现。

    元易此前建议多宝道人立新教之后制订清规戒律,可不是无的放矢,那也是结合了这一条大道的根本核心理念而提出的。

    与阐教的修行之道不同,这大道以生灵之性为修行之路,可生灵之性本就最是多变无常,不加以束缚,早晚坠入魔道。

    这修行之法中的持戒之法,便是多宝道人结合其经义而成。

    同时,这大道结合了西方教二位圣人的大道,这慧学的修行,正是与准提圣人的大道相契合。

    而对于接引圣人的大道,更是此道的核心之一。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果之道,自在其中,空性之寂灭,便是此道的关键,万物相互依存,无独立自性,缘聚而生,缘散则灭,因果贯彻万物之中。

    至于说西方教二位圣人立教之时许下的诸多大愿,要渡尽世间苦难,铸就极乐净土。

    这也变成了新教的追求之一,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悲之道以证世。

    此道,称之为佛。

    言万灵皆有佛性,这倒是与元易所悟的【万物成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元易这一剑本就是从大师伯太清圣人的大道之中悟来,而这新教之道又是大师伯推演的,有相通之处不足为奇。

    虚空遍生金莲,天降璎珞,异象万千,威严宏大,璀璨神圣,金光普照十方。

    这般排场不可谓不大,映照各方,也引来了各方目光的注视。

    对此,那骑乘着青牛的老人神色平静,抬手摄取来无边紫气,化作一枚道种,屈指轻弹,没入多宝道人眉心。

    新教气象,在此蕴生,气运逐渐汇聚而来,新的大道在天地间延伸。

    同时,太清圣人袖袍一挥,座下青牛顿时往西而去,横渡虚空。

    在其身后的多宝道人等数千人也被尽数裹挟在其中,横渡虚空而去,似缓实急,缩地成寸,浩浩荡荡,降临西方,出现在西方教须弥山前。

    “多宝。”

    太清圣人只是将多宝道人唤到前方,便不再言语。

    而多宝道人也明白这个时候自己要做什么,目光看了看太清圣人,又看了一眼正走到前方来的元易。

    元易让琼霄站在后方,跟金灵她们待在一起,截天剑尚挂在琼霄腰间。

    他自己则是来到了最前方,站在了大师伯身侧,落后半个身位。

    察觉到多宝道人的目光,元易轻轻点了点头。

    他知道,此刻多宝道人也有些犯怵。

    没办法,他要干的事情,可是要面对两位货真价实的圣人。

    圣人之下皆蝼蚁。

    他可是要跑到西方教二位圣人的道场,正大光明德砸场子,还是在大道的层面上,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能给他底气的,便是大师伯太清圣人的这一道显化之身,以及元易这个可以拦住圣人的师弟。

    多宝道人走上前去,步步生莲,宝相庄严,宏大道音响彻天地,阐述大道神妙,向着须弥山靠近。

    对于天地间这般大动静,西方教的圣人自不会察觉不到。

    元易初到此地之际,便是察觉到了来自圣人的注视。

    这一刻,时光长河为之凝滞,空间化作虚无,接引圣人与准提圣人自虚空之中走出,出现在前方。

    而另一边,却是只有元易跟在青牛之侧,其他人都被摒弃于外。

    “元易见过二位师叔。”

    元易不卑不亢地执礼,便不再言语。

    这事大师伯在场,自是以大师伯为主导,他只要跟紧这位师伯的脚步就行了,哪里需要他多言。

    元易本是这般想的。

    “太清师兄,此来贫道这须弥山,所为何事?”

    接引未语便是先一声轻叹,面带苦色,手执竹杖向前,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