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昌国使者

第三百八十二章 昌国使者(1/2)

    不多时,公子辛引领着一位身着紫袍、须发皆白的老人步入殿中。老人步伐稳健有力,眼神锐利如鹰隼,正是昌国丞相徐傅。

    行礼毕,徐傅开门见山道:“云王君上可知?荆国此次占川国绝非偶然为之。”

    他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于地,上面详细标注着各方势力分布及军事动向。

    齐盘俯身凝视地图良久,忽然问道:“依先生之见,此事当如何应对?”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之意。

    徐傅抚须微笑:“以臣愚见,当务之急乃是联合各国共抗荆国……哦不,是暴荆才是!”说罢故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语气。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阵阵抽气声——公然将荆国称为“暴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夜幕降临,王宫深处一盏孤灯摇曳不定。

    齐盘独自坐在书房内批阅奏章,眉头越皱越紧。

    案头上堆叠如山的文件中有一份来自边境探子的密报格外醒目:

    据称荆军正在全力收编川国降将降兵!

    他猛地拍案而起,震得茶盏倾倒也不自知。窗外夜色浓重如墨汁般流淌进来,映照出他阴沉的脸庞。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柔脚步声。

    门开处走进一位温婉女子——正是齐盘最宠爱的妃子柳氏。

    她手持食盒款款而来,柔声道:“君上日夜操劳国事辛苦了,妾身特熬了些参汤给君上补身子。”说话间已将热腾腾的汤汁盛入碗中递上前来。

    齐盘接过碗箸却无心品尝美味佳肴,只是盯着碗中浮沉的枸杞发呆。

    柳氏见他神色不对便关切询问:“君上可是在为荆国之事烦恼?”得到肯定答复后轻轻叹息一声继续说道:“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既然形势不利何不暂避锋芒?”

    次日,云王着急群臣会议。

    殿内烟雾缭绕众人表情凝重各自思考着应对之策。

    有人主张立即停止对金国的攻打,而是与昌国、金国合盟,备战抵抗荆国;

    也有人建议暂时妥协寻求外族帮助,比如南下或西边的蛮族;

    ……

    各种意见纷至沓来莫衷一是。

    云王齐盘高坐龙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的螭龙浮雕,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愁绪。

    “云王君上!”

    昌国丞相徐傅跨前一步,声如洪钟打破了沉默,“荆国近年接连吞并莫国、雁国、寒国、川国,如今又占据离国旧地与顺国故土,已握有天下四分之三的疆土!

    此等野心,岂是南北分治所能遏制?”

    他挥动衣袖,袖口带起一阵疾风,将案头的奏折吹得簌簌作响。

    齐盘身形微颤,目光掠过堂下众臣惊恐的脸庞,最终落在徐傅身上:“先生所言极是。当初张邺承诺南北共治天下时,孤便觉其中蹊跷……”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咽下面向未知的恐惧,“只是未曾料到他动作竟如此迅捷!”

    丞相方程上前躬身道:“君上明鉴!所谓‘南北分治’不过是荆人缓兵之计。

    试想以彼之势大,若真心守约,何须急不可耐地鲸吞诸国?分明是要断我等退路!”

    他抬眼直视君王,眼中闪着精光,“如今局势紧迫,唯有联合昌国、金国共抗强敌才是上策。”

    正当此时,公子辛猛然起身,甲胄碰撞声惊众人一跳:“君父!儿臣愿率使团赴昌国缔结盟约!”

    他的脸庞因热血而涨红,“若再犹豫不定,待荆军兵临城下时悔之晚矣!”

    齐盘望着儿子昂扬的姿态,心中五味杂陈。

    他转头看向窗外渐暗的天空,乌云正悄然汇聚成漩涡状:“准奏!

    即刻备车马送少将军前往昌国。”

    话音刚落,殿外忽传闷雷滚动,似在应和这沉重的决策。

    云国的校场上空阴云密布,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盘旋飞舞。

    两百万云兵列成方阵肃立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中将军鄢海平身披锁子甲跨坐在青骢马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过每一排士兵的脸庞。

    他抬手抚平鬓角被风吹乱的头发,心中暗自盘算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会如何改变天下格局。

    不远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昌国大将军苏焱率领着他的精锐部队踏步而来。

    这位以刚猛着称的将领浑身散发着逼人的气势,手中的狼牙棒随着步伐有节奏地敲击地面发出闷响。

    当他看到云军严整的阵型时不禁微微颔首:“果然名不虚传。”

    金国的中将军杨慎也随后而至,他骑着一匹白马缓缓走入会场中心。

    与其他两位粗犷豪放的风格不同,杨慎显得文雅许多,但眼神中的锐利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三位统帅相视一笑,彼此间无需多言便已心意相通——他们都清楚此次联合作战的重要性。

    “诸位!”

    鄢海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