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 > 第175章 是朕的女儿,是真的公主

第175章 是朕的女儿,是真的公主(1/2)

    汴京,大昭皇宫。

    李彦成大发雷霆:“李霁,你太令朕失望了!”

    他没唤李霁“清晏”,而是直呼其名,可见怒火之旺。

    李霁跪地,倒是没甚恐慌,回道:“臣弟不知为何秉公办案,会令皇兄失望。”

    他仰头直视龙椅上的李彦成,又问道:“皇上是想臣弟直接处死许子枫?”

    李彦成面色阴沉,呼吸起伏,半晌没出声。

    这些年,李霁替他办了不少他不便出面的事。

    往往不需要点明,李霁总能办好,这是他们兄弟间的默契。

    现在,他不仅装傻,还把话点破,放在明面上来说。

    良久后,李彦成再次开口,语气平静了许多,突兀道:“你转眼要到而立之年,当个闲散王爷也不合适,此次你审理安国公与定宁侯一案,引发众议,不少臣子夸你‘明察秋毫’,不如趁此机会回归朝堂,日后,你也好替朕分忧啊。”

    “明察秋毫”四个字,他咬字重,格外意味深长。

    这段话,一半试探、一半陷阱。

    他在试探李霁对权力的渴望,是否真的有与许清结盟。

    因此,李彦成又说:“许绮嫚痴缠你十多载,待你回归了朝堂,倒也可以考虑迎娶许绮嫚为王妃。”

    “多谢皇兄好意,”李霁拒了,“臣弟同许绮嫚今生无缘,绝不会娶其为妃。”

    “那清晏是看上了汴京哪位贵女啊?”

    李霁摇头:“臣弟习惯了孤家寡人的自在生活,暂无娶妻生子的念想,且自知能力有限,恐也无法替皇兄分忧。”

    “哦?”李彦成喜怒难辨,“清晏不入朝堂,日后再遇着似安国公、定宁侯这般的事,如何好插手处理呢?”

    “臣弟自知此案未能办得令皇兄满意,臣弟罪该万死,”李霁叩首,扬声道:“臣弟日后再不会插手朝中任何臣子之事。”

    他道出铺垫了如此之久的目的:“臣弟愿离开汴京,无召再不回京!”

    李彦成一怔。

    他的确没想到李霁会这般回复。

    李霁近来种种表现,隐约可见要插手朝廷事务的端倪。

    现在,他却说要离开汴京。

    李霁再次叩首,这次不是走过场做戏,而是诚恳坚决地,重重磕了个响头,“恳请皇兄恩准!”

    死一般的寂静过后,李彦成如死水一般开口确认道:“清晏,你可想好了?”

    李霁匍匐着,没有抬首:“臣弟此案办得令皇兄失望不悦,但只要臣弟因此远离汴京,无召再不得回京,足够给朝中众臣敲响警钟。”

    圣眷最浓的皇帝胞弟,都因不如皇上的心意,“被贬”出皇城。

    其余人更不敢放肆。

    “臣弟愿皇兄,永远高枕无忧。”

    在李霁离宫后,李彦成陷入长久的沉默。

    当晚,他去了先皇后许令仪生前的寝殿。

    今日,是许令仪的生辰。

    寝殿里悬挂着许令仪的丹青,李彦成屏退了宫人,兀自立在丹青前饮酒。

    他一言不发,直到一壶酒都入了肚,翻涌的酒意吞噬了不少清醒时的猜忌与冷漠,只剩下了情绪。

    他开始冲着丹青说话。

    “令仪,连清晏也要走了。”

    “朕明明是想要你们都待在朕的身边,才坐得这龙椅。”

    “可到头来,却一个也留不住。”

    “令仪,朕是不是很失败?”

    他借着酒意,说着这些脆弱沮丧的“胡话”,可哪怕意识朦胧,脑海里也有个声音,清醒而寡情地说着:“皇家哪有真情,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真的,忤逆朕的人,都该死。”

    脑海里两个自己在对话,李彦成醉眼迷离地望着画中人,柔声问道:“朕若杀了你兄长,你可会怪朕?”

    模糊的视野里,画中人好似活了过来。

    许令仪满脸哀伤,一双眼蓄满了泪水看着他。

    “令仪,你莫哭,”李彦成踉跄朝前迈了一步,摇晃着伸手去给她擦眼泪,“你别怪朕,你兄长……兄长该死。”

    他眼里有狠厉不受控的闪过,随即又快速压下去,“不说这个,我们说说别的吧。”

    “令仪,你和朕说说话吧,你已经很多年很多年,不理朕了。”

    “你是不是埋怨朕,没有找到我们的女儿?”

    “朕会继续找的,等朕收拾了他们……朕会接着找的……”

    李彦成借着酒意,近乎“胡言乱语”地说着,完全不知寝殿角落,还有一人。

    那是十二岁的太子李昀璟。

    今日是先皇后许令仪的生辰,他比李彦成来得更早。

    在他的记忆里,他每每提及母后许令仪,李彦成都会冷脸,因此他是悄悄溜进寝殿的。

    后来听到李彦成进来的声响,一时出不去,只能躲在角落,等李彦成离开。

    不成想却听到了如此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