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645章 真的生产出来啦

第645章 真的生产出来啦(1/2)

    新成立的半岛军区很忙。

    主力补充,训练。

    地方部队整编,整训。

    根据地生产,教育各项工作需要推进。

    在军区干部看来,这是一个不要命的冬天。

    山东,河北的军民,凝成一股劲,都在备战。

    而这些,江向阳都顾不上。

    一股脑把事情扔给了陈三右和黄参谋长。

    就平津方面的敌人,也让卢副司令北上,亲自配合泰山支队和秦广支队盯着。

    人在莱芜,守着从北平弄回来的龙烟厂那座高炉。

    工业生产在抗战这个年代的指挥员们看起来非常奇妙。

    集团军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受指派,一边负责整理半岛军区各根据地治理的资料,成果,一边带着人分两路在胶东转悠。

    还用电报盯着在沂蒙山的庆丰厂,让他们汇报改造湖泊,引流建设驱动电机的导流水槽进度。

    完成了发电机组,变压器的生产,安装,当电线接入庆丰厂所在的山洞。

    带动无数电机轰鸣,电灯亮起的时候。

    整个庆丰厂,都在欢呼。

    吴政委和副参谋长也回来,受邀参加试产仪式。

    “真的很难想象,我们八路军自己可以生产发电设备,并且一次性投产成功。”

    看见专门从根据地赶过来参加仪式的吴政委,副参谋长如此感慨。

    滕虎忱和张源毅很满足,指着正在改造的第二台电机给他们解释。

    “只是试验性质的生产,发电机壳子,还有部分控制电器,需要完善....完善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再放入第二机组,然后把这台试产的发电机弄回来维修。”

    “等这两台发电机组稳定,我们就上第三台发电机组,到时候给刚搬到沂蒙山的纺纱厂,织布厂供电。咱半岛军区也有有了稳定的被服原料供应了。”

    发电机,对于庆丰厂而言,并不是新鲜玩意。

    就是原来的厂子里,也有一台柴油驱动的发电机,用作照明,灯泡,线路都是现成的。

    只不过,柴油贵,需要花钱。

    而水坝的天然水流便宜,电量还非常充足,即便是在冬季,雨水比较少的时候,完成改造的蓄水湖,引入两条新的溪流以后,水量也够发电使用。

    按照滕虎忱和张源毅的计算,导流渠还可以安装两台发电机,未来产生的电力,庆丰厂即便再扩张五倍,也用不完。

    胶东反囚笼,反扫荡战役过后,两千烈属,六百伤残军人,安置到了庆丰厂。

    如今庆丰厂又开设了十个学徒班。

    在试验生产三台发电机组的同时,也利用汽车发动机,改造了一些机械设备。

    工厂的潜力很大。

    原本江向阳在山东招收的那一批学徒工,现在都在厂子里挑起了大梁。

    八成都有带徒弟的能力。

    完全可以再吸收部分工人,再根据制作零件的需要,制造一些模具和新型冲压设备,简化工序。

    在副参谋长看来,只要庆丰厂再发展半年,如果枪管和钢材,木材供给不出问题,不仅枪支弹药的产能会超过太行厂和红星厂总和。

    就技术能力,以及在机械行业的产品线路拓展,发展前景,也远超太行山和红星厂的总和。

    张源毅难得没有去盯着生产,设计。

    专门陪着副参谋长和吴政委转工厂,别书琴也带着顾心仁她们一起看热闹。

    几个人都有点想江向阳了。

    “现在就看江向阳的了的,他要是守着高炉,炼不出好钢,供应不上庆丰厂的枪支生产,笑话就大了。”

    说曹操,曹操到。

    别书琴都没有注意,外面刚开进来一辆卡车。

    驾驶室里跳下来的,是江向阳。

    这山洞里,说话声音稍微大一些,都有回响。

    江向阳一下车,往厂子里走,就听见她在说自己,当即回了过去。

    “别书琴,成天就想看我的笑话,忘了自己的活,鬼子新出来的密码本,你破译了吗?”

    “讨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鬼子新启用的密码,构成思路跟以往都不同,你们在战场都没有缴获日军新的密码本,我怎么去破译。再说,鬼子海军和基层陆军联队用的密码,我们一直在破译。”

    庆丰厂水电站试产发电这么重要的事情,江向阳怎能不赶回来呢,滕虎忱和张源毅在设计电站的时候。

    江向阳就给予了太多期望。

    电站发电成功,至少军区很多汽车,都可以跑起来了。

    不像现在,在青岛委托洋行买来的高价油料,全部要留给庆丰厂。

    至于钢铁原料供应。

    我党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打入龙烟厂。

    太行山根据地的冶炼专家靠着太原兵工厂的老旧炼钢炉都能生产出合格的钢料,被八路军保护着,跟着作战部队,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