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夫妻齐穿书!老公科举我躺赢! > 第153章 这个周琅他就是不一样

第153章 这个周琅他就是不一样(1/2)

    ……

    周婆子那里更不缺各种赞美之人。

    反正,老周家人都笑眯眯,只有王氏冷着一张脸,像是谁欠了她八百万没还似的。

    在衣袖里,把手帕子都快拧烂了。

    然后,周老汉高兴之下,大手一挥。

    “老婆子,晚上摆几桌喜酒,请大家伙儿一起来吃个饭,替我们家老四庆祝庆祝。”

    “好嘞!”周婆子满口应下。

    王氏衣袖里的帕子,滋啦一声,撕成了两半儿。

    ……

    周琅高中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那谁?那个卖豆腐的老周家,又出了一个红案童生呢?

    以前就出过一个,现在又出了一个,他们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有人真正地见到过,那青烟了老浓了。

    听说买他们家的豆腐吃了,娃儿会读书呢,人也会聪明好几分呢。

    真的哒!那我要去买点回来吃吃……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

    无所不知。

    ……

    龙泉镇的龙泉学堂里,也挂上了大锦旗。

    童生红案之乡。

    好多学子们,闻讯从四面八方相邻的学堂里转学过来。

    说龙泉学堂有灵气,专出童生红案,好多学子们认为自己屡考不中,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灵气与运气。

    转了学过来,吸取一下龙泉学堂的书运,再与童生红案们近距离接触接触,偷学一下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的。

    龙泉学堂因为出了两童生红案,已经不言而喻,是方圆百里内的第一镇级学堂了。

    针对别镇别县转过来的学子,龙泉学堂直接多收了寄宿费,转学费等,收入进账是大幅度提升了。

    教室不够用?没事,自然有那有钱多金且注重孩子教育问题的财主与员外们家捐款,连夜就新建教室。

    夫子不够用?没事,重金聘礼有学识之士,秀才都不要了,最低门槛都是举人的要求了。

    ……

    等周琅再次去学堂的时候,夫子把他的座位都给调到最前面去了。

    与周启南并排坐了。

    还美其名曰,叔侄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对他寄予厚望。

    这些都不提了。

    只是周琅没在学堂里待上几天,又跑回家去,帮周老汉种田踏水车去了。

    夫子一腔热情,付诸东流。

    他童生见得多,红案也培养了不少,像周琅这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能考上的,真没有见过几个。

    哪个不是天姿聪慧, 外加勤奋进取?

    这个周琅他就是不一样。

    ……

    只说老周家,王氏相当不痛快,怕她儿子周启南多想,还特地去学堂里看过他一回,结果,她儿子就是大气,大度。

    不仅没有多想,还恭喜周琅考中童生了,还说要向四叔学习。

    会干农活,还会学习。

    王氏那个急眼啊!

    与他吧吧地说了一大堆。

    周启南微微笑,说他今年秋闱就可以考秀才了,童生不算什么,让王氏放心,莫要着急。

    一定给王氏考个秀才回来。

    王氏更心疼儿子了。

    这世上只有她的儿子最善良,心地最好,她不忍心告诉他,他周大郎在周家的地位,恐怕大大不如从前了。

    以前还有周老汉全力培养。

    现在周老汉有自己的儿子也是读书的苗子,有了更多的选择,到时候,如果遇上什么事情,周启南肯定排不上第一名了。

    周老大又没用,还没有危机感,和以前一样又懒又废,干活都舍不得出二两力的。

    以后,只有她这个当亲娘的用儿子多谋划了。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万物复苏,春种种得好,秋天就是丰收年。

    老周家喜事连连,周老汉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干活都得劲儿。

    美中不足就是雨水少,有几次快要下雨的样子,结果,几滴就过去了。

    春种全靠桃花河里的水。

    河水已经只剩下浅浅一层了。

    让人有些焦虑。

    周琅考上童生之后,去学堂里又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不常去学堂,小哑娘天天去,监视周启南。

    说周启南好像更用功读书了,夫子们已经在替老童生在报名秋闱了。

    夫子们说,龙泉学堂今年可能要出名了,必出秀才!

    并且,名次靠前的秀才。

    还在学堂里开誓师大会呢。

    都是小哑娘回来与林十七说的。

    周琅更是没有闲着,他已经去把蛇山寨子与鬼门关寨子的地形都打探 了一遍。

    与林十七在屋里琢磨。

    说蛇山寨子,地形好探查,很普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