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日军营地传来惊慌声、怒吼声,夜幕下,一名名日军士兵连衣服都没来得穿,光着膀子跑出来,在掩体后面开枪还击。
“开炮。”
一名上尉军官大声吼道。
轰轰轰。
又是几发炮弹过去。
日军营地门口的机枪阵地被炮弹炸成稀巴烂。
“弟兄们,冲。”
负责正面进攻的第二大队长,亲自带士兵冲锋。
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日军驻地发起冲锋。
短短几十米的距离,犹如一道死亡线,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但没有人后退,因为大队长亲自带头冲锋,手下士兵敢不效命疆场。
一波冲锋。
在付出十几人的伤亡代价后,第二大队冲进日军驻地。
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从两侧包抄,直接把日军驻地围的如铁桶一般,不给日军士兵任何逃窜的机会。
战斗十分惨烈。
**虽然兵力占优,先发制人,但小鬼子也不是纸糊的,他们借助掩体,殊死搏斗,给**造成了很大损失。
但日军的抵抗是徒劳的,**偷袭得手,三面合围,日军的抵抗更像是垂死挣扎。
战斗打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才占领日军驻地。
此次战斗,**阵亡士兵约有一百多人,轻重伤兵约有一百多,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仍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可见**与日军之间的差距。
当然,主要原因是**都是新兵,虽然战斗精神可嘉,但经验不足,几乎没什么战术可言。
作为这场战斗指挥官的李季,在战斗开始之后,他带第三大队冲锋,凭借着精湛的枪法,干掉了七八名小鬼子,让手下人大为震惊。
毕竟有他这般神乎其技枪法的,在整个淞沪抗日支队都是凤毛麟角。
战斗结束后,李季吩咐各大队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又派了一个小队,在崇明镇上张贴传单,宣扬抗日精神。
凌晨四点多。
淞沪支队陆续从崇明镇撤出。
此战,他们歼灭了崇明镇的日军第六中队,俘虏了七名带伤的小鬼子,缴获长枪一百多支,轻重机枪二十多挺,手枪二十多把,手榴弹十二箱,迫击炮和掷弹筒共二十多门。
除此之外,他们在日军驻地缴获大批军粮,大米、肉食等,还有两辆运输卡车。
只不过,这段时间阴雨天居多,道路泥泞,坑洼不平,卡车在泥泞的土路上容易陷车。
所以,除了卡车之外,其他缴获的物资全部带走。
当然,也保护阵亡士兵的遗体。
他们是为了打鬼子而亡,即便没有棺椁厚葬,也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
“长官,今晚这一仗,是我们淞沪支队成立以来,打的最过瘾的一仗,干掉足足两百头日军。”许经年黝黑的面容满是笑容。
“通过今天这一仗,不难看出,我们的士兵和日军士兵差距甚大,不仅表现在枪法上,论战斗意志、论战术配合,论随机应变,我们的士兵欠缺太多,接下来,你们要一边总结经验,一边转移到安全地方,寻找新的战机。”
李季心想有了今天这一仗,他也好伸手向上面索要番号。
毕竟淞沪支队现在的番号,是他定的,不被**政府所承认,所以,活跃在上海周边地区的**,对淞沪支队是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吞掉,壮大自身。
所以,淞沪支队的番号问题要尽快解决。
“是,长官,卑职会和弟兄们好好总结,争取在下一场战斗中,能与日军打一个平分秋色。”许经年道。
李季淡淡一笑,平分秋色,这话有些夸大了,哪怕是**的王牌部队德械师,也不敢说与日军平分秋色。
毕竟小鬼子的陆战能力,不是吹出来的。
拂晓。
大部队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
许经年派人勘测了一下地形,给阵亡的兄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
一个小时后。
阵亡的士兵和军官全部安葬。
为了防止日本人掘坟泄愤,没有立墓碑。
安葬了阵亡官兵,开始急行军赶回去。
“长官,以卑职对日本人的了解,他们吃了这么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他们一定会派部队在附近扫荡,卑职以为,部队要立刻转移,迟则生变。”许经年道。
“你说的不无道理,回去收拾一下,立刻转移。”李季也是这个意思,淞沪支队是他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不能让日本人一口吃了。
“是。”
许经年询问道“长官,您是跟我们一起行动,还是……?”
“我和部队一起行动,等你们转移到安全地方,我再回上海滩。”李季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