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入狱三年后,前妻跪求我原谅 > 第1061章 一年

第1061章 一年(1/2)

    叶长青笑着道:“我……我是记者,领导给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工作现状的选题,让我做一个深入报道。

    我报道过工地上钢筋工,打地基的灌浆工,修路摊铺机的辅助工,厨子,司机,开出租车的,跑外卖的,电工。

    这么说吧,各行各业我都做了深入报道。

    刚刚进入菜市场,看到批发菜的,我突然生出体验一下的想法,然后写一篇报道。”

    那人看了看叶长青,笑着道:“看不出来啊,我还以为,你也是做蔬菜批发生意呢,我还担心你也搞蒜台批发,抢我的生意。

    不好意思,误会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常,名字一个平。

    正式认识一下,握握手。”

    说话间伸出手。

    叶长青伸手握了一下:“我也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叶,叫叶长青,许多不懂的,希望你多多指教。”

    常平笑着道:“指教什么啊,价格定好了,直接去买,回来加价批发出去就行了。”

    叶长青笑着道:“有你在,我相信会很顺利的,明天几点出发,在什么地方集合,咱先把这事定下来。”

    第二天。

    半夜两点钟。

    叶长青按着约定的时间,到了南郊冰山冷库大门口。

    邓光辉眯着眼睛:“我太瞌睡了,两点钟就起床,这个行业不是人干的。”

    夏马程有些兴奋地道:“打起精神,瞌睡了就在自己脸上扇两巴掌。”

    两个人说话时间,一辆大卡车停下了门口。

    叶长青用手机上的手电筒对着驾驶室照了一下,看到开车的是常平,招呼两个人一起上车。

    进入驾驶室,才发现里面空间很大,除了副驾驶可以坐一个人,后面还有一个卧铺床。

    邓光辉和夏马程坐在卧铺上。

    常平开着汽车进入院子,院子里亮着几盏大灯,加上大卡车的车头灯,把前面的路照得亮如白昼。

    绕过了两道弯,最终汽车停在了冷库门口。

    常平指着冷库门口道:“看见没有,门口那几个人,有一个女人,她是负责批发蒜台的。”

    叶长青仔细看去,冷库的大门口,站着几个人,几个拿着棉大衣的男人,只有一人穿着裙子,坐在一个办公桌后面,端着杯子喝东西。

    叶长青转头看着常平道:“你跟我说说注意事项,另外说一下蒜台的价格。”

    常平掏出一包烟,点燃一根叼在嘴上,然后把一包烟丢给了夏马程,他抽了一口,才开口说话:“现在的批发价格是五块钱一斤。”

    五块?

    叶长青有些意外:“两个月前,我记得蒜台一块九一斤,这才过去两个月,怎么价格高了这么多?”

    常平笑了:“你说的是新鲜蒜台下来时候的价格,全年仅仅那一个月蒜台便宜。

    过了那个一月,蒜台就涨价了,所有的蒜台都是冷库出来的,价格就涨价了。

    比如说现在,从冷库里出来,价格是三块五,咱们拿去市场批发,批发价是三块八。

    零售卖给买菜的客人,五块钱一斤,零售商有一块二的利润。

    你的利润只有三毛钱。”

    三毛?

    叶长青皱起眉头:“这么少?”

    常平笑着道:“不少了,一天批发五千斤蒜台,就有一千五百块的利润,除了摊位费,损耗,汽车加油钱。

    最后还能落下1000块钱。”

    叶长青突然很好奇冷库利润有多少:“去农户地里收购蒜台,大概多少钱一斤?”

    常平笑着道:“一块一毛钱到一块五之间。”

    叶长青愣住了,蒜台从农民地里出来时候,才这一点钱,等于冷库老板利润是两块钱。

    他忍不住感叹:“农民辛辛苦苦的种植蒜台,算上成本,才卖一块一到一块五一斤。

    咱们这么早起来,进货,批发,一斤在赚三毛钱,零售商赚一块二。

    所有的环节中,冷库的老板利润最高,直接赚两块钱。”

    常平笑着道:“你啊,想得太简单了,其实冷库老板的利润,远比你想的多。

    再过一个月,蒜台零售价六块钱一斤。

    其他环节的李锐不变,冷库老板一斤多赚一块钱,利润是三块。

    再过两个月,蒜台就要成为七块,三个月,蒜台零售价七块,冷库的利润是四块。

    随着时间的冷库的利润越来越高。

    每年过年时候,蒜台的价格是十二块钱一斤,利润是九块。”

    一斤蒜台赚九块?

    他想了一下:“是不是因为耗电量太多,增加了储存成本?”

    常平笑着道:“你想多了,我这么说吧,每斤蒜台就算是在冷库里放一年,一斤用的电费,也不会超过一毛钱。

    九块钱,几乎是人家的净利润。”

    叶长青听得心中震惊,不只是震惊一斤蒜台的利润,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