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1401章 城中村拆还是不拆

第1401章 城中村拆还是不拆(1/2)

    秦云东打电话给白三民,没想到被白三民一口回绝。

    “秦书记,我的公司能走到今天,您付出很多,却不给我表示感谢的机会。这次您要是想借钱,那就没得谈,除非您别给我谈钱。洛局长办案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都是为了保一方太平,我如果没有这点觉悟,今后还怎么有脸出门。”

    “三民,我谢谢你支持警局的工作,但规矩就是规矩。借钱必须还,否则洛勇强就说不清楚了,你总不能看着他被纪委查吧?”

    秦云东坚持让洛勇强借钱,否则就找别的企业帮忙。

    白三民拗不过,只好尊重秦云东的决定。

    秦云东笑着又表示感谢,同时叮嘱白三民一定要保密,不能对任何人提及。

    布置完任务后,秦云东继续进行自己当天的日程,到晟岗村主持一场座谈会。

    晟岗村虽然叫村,但已经不是农村,而是临江市三环城区内最大的城中村。

    这个村占地面积不小,主街道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着村民家六七层的楼房,可以容纳十几万的租户。因此村民们普遍收入颇高,是临江市最先富裕的群体。

    当秦云东到达村口时,天色已近黄昏。

    随着下班高峰期到来,大量打工人陆续返回晟岗村,穿梭在每一条一米多宽的小巷子。

    临街的店铺都已开门营业,并早早打开了霓虹灯和照明灯,衬托出全村繁华热闹的街景。

    秦云东在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随机转了几个街道,接着来到村委会的会议室,七八个村民代表马上起立向秦云东等领导鼓掌表示欢迎。

    他们都认识秦云东,也都对他颇为尊敬。

    六年前他们还都是临县近郊的村民,但因为秦云东领导有方,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工厂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外地务工人员,才使得他们有了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

    晟岗村的人懂得感恩,都把秦云东视为改变他们命运的贵人。

    秦云东和村民代表挨个亲切地握手,然后招呼众人坐下。

    “我很感谢大家能出席今天的座谈会,大家都很关心晟岗村的未来,临江市委也对城中村改造有自己的思路,今天我来就是和大家沟通,乡亲们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

    秦云东的话音未落,一个村民就急不可耐地举手发言。

    “秦书记,我听说晟岗村要拆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个问题无疑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问问你们想拆迁吗?”

    秦云东不想这么快给出答案,那会使得大家不好再说出心里话,因此他提出反问,想知道每个人的真实想法。

    “我不想拆迁,为了能多出租房子,村里不少人都是贷款盖楼,别看大家都收房租,其实大多数背着债没有还完,如果这一两年内拆迁,那我们就血本无归了。”

    那位村民忧心忡忡的回答。

    但很快又有人发表不同看法。

    “拆迁能得到相应赔偿,怎么可能血本无归呢。我反正拥护拆迁,这里的生活环境太差了,我早就呆腻了,巴不得早点住上花园一样的小区房。”

    “拉倒吧,你家人口多,当然补偿也多,所以你才这么着急拆迁。我家人口少,按人头算就补得少,而且自建楼超过两层就不补,那我就吃亏吃大了。”

    “就是,他家的楼在背街道,又没有店铺,他才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家的楼三面都有店铺出租,每个月收入就有上万元,如果拆了,谁给我弥补损失?”

    “我支持拆迁,孩子就要结婚,儿媳妇不想住这么脏乱差的地方,我要是单独买房又觉得亏,以后我们老两口不能动了,儿子不在身边,我该咋办?”

    ……

    村民们很快就炒作一团,支持拆迁和反对拆迁的理由五花八门,谁也说服不了谁。

    秦云东没有制止,而是耐心地听着他们的争吵,同时认真地记录他们的话。

    半个小时后,村民们仿佛才意识到秦书记还在,吵闹的声音才算逐渐平息。

    秦云东笑着拿起保温杯:“大家讨论得挺热闹嘛,不错,气氛也挺好。你们能说出心里话,市府才知道决策是不是用对地方。”

    他先是用轻松的语气定调,没有丝毫不满的情绪,也没有评判谁对谁错。

    接着,秦云东神情凝重地说:“我前两天接到唐省长的电话,重点讲的就是城中村改造问题,他还用了一个形容词,城中村就像是现代化都市的牛皮癣。”

    此话一出,村民们的神情都变得不自然。

    虽然大家观点不同,但被指责为“牛皮癣”,谁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秦云东从记事本拿出几张照片,一一向众人展示。

    画面有蜘蛛网似的电线在空中任意穿行,也有巷子地面上的污水和垃圾,还有开裂的墙体裂缝,以及大排档桌子下锈迹斑斑的煤气罐。

    “这是检查组暗访时拍摄的画面,晟岗村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