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篡明:从边军一队官开始 > 第228章 不折手段淘沙司

第228章 不折手段淘沙司(1/2)

    第228章 不折手段淘沙司

    大明崇祯四年,九月中旬。

    秋收已有一月之久,百姓们早已将刚打来新粮晒干入库。

    开封汉王府,正在查阅收粮账目的刘平放下了茶碗。

    “呸!”

    用茶水漱了下口,刘平出言问道:“青山,今年各地减产甚多,比之去年如何?”

    “王爷说的是,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只有去年的一半有余,这贼老天不开眼啊!”

    许青山一五一十的回答,眉宇之间还多了些惆怅。

    闻言,刘平沉默的点了点头。

    正如预料中的一样,小冰河时期的明末粮食减产严重。

    在这个要看天吃饭的时代,对农耕民族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看来还是要早日搞到红薯,要不然可养活不了如此多的百姓……”

    心中想到了红薯,刘平搜寻起关于番薯的记忆。

    貌似早在万历年间,番薯这种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农作物就被欧洲殖民者带到了东南亚。

    后来,福建长乐的商人陈振龙在吕宋意外发现了这一神奇的作物。

    花了很大的代价,陈振龙得以将红薯传入了福建。

    如今已在南方开展了小规模的种植,只不过朝廷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能缓解粮食危机的神器。

    想到了这里,刘平唤来了身边的梁飞,命他速派人前往福建沿海一带。

    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要将红薯这一作物带回来。

    梁飞心中虽有不解,但还是从亲卫之中挑选了几个机灵之人去做这件事。

    见人已派了出去,刘平心中稍安的站起身来。

    “王爷要去何处?”

    “去淘沙司,本王要看看林猛那小子事办的怎么样了……”

    “是!”

    梁飞点头行礼,随即领了几十骑出府开路。

    刘平策马在后,不紧不慢的跟随着众人前行。

    转了好几个弯,直至于快要出了开封城。

    梁飞突然勒住了马,有些惭愧的向刘平禀报道:“王爷,属下只顾着去淘沙司之事,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无妨,有什么重要之事?”

    “启禀王爷,杞县神武卫传来了信,李夫人快要临盆了……”

    刘平闻言一愣,眼前好似又浮现了那个俏丽的身影。

    这大半年以来,刘平不是忙于征战,就是被府衙之事所困。

    不知不觉之中,与家人的关系也愈发的疏远了。

    念及此处,刘平回道:“明日若是无事,本王欲亲自回杞县一趟,将她们都接过来吧……”

    梁飞闻言欣喜,他才成婚半年的妻子也在杞县之内。

    因为要伴在刘平身边的原因,一直也没机会将妻子带来开封。

    如今王爷要返乡,正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看出了梁飞眼中的兴奋,刘平微微一笑:“走吧,今日先去看看淘沙司,你可是这司的真正主人!”

    主仆二人继续上路,前方的亲卫骑兵纵马狂奔。

    沿途遇到不少的巡逻兵卒,听闻是汉王殿下出行。

    皆是原地行礼,直到刘平策马而过之后才会挺身离开。

    出了开封府,又纵马走了一个时辰有余。

    众人来到了一荒郊野外之处,但见悲鸟号古木,林中不时有风声呼啸。

    “王爷,到了!”

    来到了一棵五人环抱粗的大槐树前,梁飞施礼道。

    “开门吧,这林猛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刘平眼中闪过了一丝不耐烦,虽然淘沙司所做之事过于隐晦,可也不至于这样吧。

    梁飞点头,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个金锤子。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有节奏的在槐树的树干上敲击了几次,只听得“哗啦”一声,几个灰头土脸的军卒从大槐树中走了出来。

    刘平再仔细一瞧,这大槐树中间竟是中空的。

    一扇严丝合缝的木门已经被打开,正不断有人从门中跳出来 。

    “拜见王爷!”

    林猛擦了擦脸上的灰,深深的拜倒行礼。

    “林猛,你们为何躲在这大槐树之中,难道其中还有洞天?”

    “王爷果真神机妙算,这大槐树底下原是个旧元将军的墓,下方地宫不仅占地十足,其中还有不少的屋舍,属下当时便看上了此地,便令人整修一番,充了淘沙司的营地……”

    看着林猛脸上的苦笑,刘平最终没有再多言。

    示意几人在前面领路,自己则跟在了后面。

    树皮的做的木门被推开,刘平发现了有一架笔直的长梯架在门口。

    林猛几人率先顺着梯子往下爬,一边爬还一边吩咐道:“告诉兄弟们都出来,王爷来看望大家了!”

    刘平顺着梯子爬了有十几米,这才感觉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