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众将的面,卢象升命人请出了尚方宝剑,要将太监方正华处斩。
后者大惊,这才蔫儿吧唧的不敢忤逆卢象升的军令。
不过方正化倒也没闲着,他将这段时间的事全部写于一份密奏之中,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宫中……
“河南那边有信了,卢象升可胜了那刘平、朝廷大军如今在何方?”
一进乾清宫之内,不等看到服侍太监的身影。
崇祯便焦急的推门而入,一边看着跪地上的两位辅臣,一边是面露期盼之色。
知道当今的天子心急,温体仁率先开回道:“启禀皇上,通政使的军报已经送来,据卢象升所述,官军已经进入河南境内,正一边与贼军对峙于虞城,一边寻找战机,寻求一击破敌之法!”
周延儒随即也出言附和,言说卢象升在前线有多么艰难,希望皇上莫要急躁。
听了二人的话,崇祯的脸上立刻挂满了浓浓的失望之色。
“行了,朕且知道了,你们二人退下吧”
朱由检挥了挥手,示意温体仁两人退下。
二人当即是离开,在经过殿门之时,发现了一个神色急躁的小太监闯入了殿内。
不知为什么,两位内阁辅臣看那小太监的背影有些发慌。
“温大人,莫不是要坏事了?”
“不甚清楚,但皇上什么性子你是明白的,若真的要逼卢建斗出战,我二人却是拦不住的……”
“也罢也罢,尽人事,听天命”
周延儒苦恼的望了眼天空的烈日,只觉得无比的灼目。
“希望大明朝的天命还没有断绝……”
这二人刚刚走后,殿内却是又热闹了起来。
太监曹化淳接过了小太监递来的密信,然后恭敬的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皇上,这是小化子送来的密信”
“竟有密信,为何不早些拿出来!”
崇祯眼色一瞪,然后夺过了曹化淳手中的信纸看了起来。
曹化淳明显是有苦说不出,刚刚两个内阁辅臣都在,他一个阉人哪有插嘴的机会。
此时受了皇帝言语上的责罚,只能是无话可说了。
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脸色,曹化淳也在好奇那方正化为何单独要写一封密信交于皇上。
方才卢大人已经上了折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遇敌便退,畏敌如鼠!”
突然,朱由检怒吼了一声,然后愤怒的将密信撕了个粉碎。
看着已经跪下来的曹化淳,朱由检仍是不甘的大吼:“朕到底是哪里对不住这些臣子,为何一个个都要欺瞒朝廷,诓骗于朕!”
“皇上息怒,前线局势复杂多变,绝不能听小化子的一言之辞啊!”
曹化淳依旧出言劝着崇祯,只因天启年之时,他曾掌了京营一团营兵马,兵书什么的也没少看。
对于这军国方略之大事,操之过急乃是大忌。
同时,曹化淳心中也对那方正化埋怨到了极点。
这小太监当真是不知好歹,都做了监军大臣了,还是改不掉争权夺利的老毛病!
“曹大伴不必多说,朕心中已有计较!”
崇祯的脸色十分的冰冷,自从刘平造反之后,他对外臣的信任已经出现了危机。
“速速拟旨,催卢象升即刻出战,需在十日之内击溃正面之敌,若是超了期限,朝廷将不再有任何粮草……”
“皇上,还请三思啊!这般断了众将士后路,万一引发军卒哗变……”
曹化淳连磕了几个响头,还想再劝朱由检。
“够了!朕乏了!”
喝骂了一声,朱由检头也不回的往殿外走去。
只留下了呆呆发愣的曹化淳,以及遍地的碎纸……
数日之后,传旨的太监来到了虞城之外的明军连营。
卢象升带着众将跪地接旨,心中已觉大事不妙。
果不其然,听完了宣读的圣旨之后,卢象升竟愣的忘了站起来。
还是一边的方正化,带着颇为得意的语气喊道:“卢大人,天使已经走了……”
如梦初醒般的站起,卢象升面如死灰的看着眼前的阉人。
“怎么样,卢大人,皇上可是吩咐了,十日之内必须破敌!”
洋洋得意的方正化并没有在意卢象升的脸色,语气之中带满了冷嘲热讽。
这个不知兵事的太监,对于神武军的战力有了十分错误的认识。
在这阉人眼里,神武军守城不出,便是怕了围剿的官军。
而卢象升这般的不露破绽,在方正化简单的大脑之中,就是畏敌如虎,同时挡住了他升官发财的机会。
很有意思,有时候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只需要几个蠢人真情流露。
“阉贼,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若是不想待着在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