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你一个首富,亲自给顾客开车门? > 第241章 小日子在造谣,可我们是真在吹牛啊

第241章 小日子在造谣,可我们是真在吹牛啊(1/2)

    而就在苏白倒反天罡,忙着搞增本降效时。

    老鹰国,华盛顿。

    一把推开办公室大门的斯克马,一边扯着自己的领带,一边一脚踢翻了一把挡路的椅子。

    “这群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天呐,他们该上绞刑架!”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的那个喷嚏说起。

    事关固态电池,担心出岔子的斯克马,派出了自己的一个得力心腹,前往田纳西的橡树岭实验室,美其名曰是去参观慰问项目组。

    可实际上,则是去检查动力电池项目组的实际进度。

    一开始,这名心腹还没发现什么猫腻,由两名能源部的高官陪着,寥寥草草地走了一遍过场后,便拉着一起去打高尔夫去了。

    当天晚上,甚至还安排了一位好莱坞明星深入交流了一下演技。

    可第二天早上一从床上起来,这名心腹上厕所的时候,看着镜子里自己年过四旬的沧桑老脸,再低头看看自己的啤酒肚。

    再回头想想昨晚人家明星的甜言蜜语...

    虽然自己丑是丑了点,但胜在自己心里有数啊。

    立马察觉到不对劲的心腹,便又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找到一名中间人,硬生生花钱砸通了一名像树岭实验室内部的项目核心人员。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都说防诈反骗,防诈反骗,可事实上,被骗的,可不仅仅是老年人啊。

    相反,在资本权贵高层,骗人的套路,那才叫一个防不胜防。

    原本斯克马看到的资料是,橡树岭实验室的动力电池项目部,一共有超过4000名研发人员,和超过32家老鹰国高校实验室参与。

    为了能够独吞固态电池这个巨大的蛋糕,以至于斯克马不得不每个月支付超过两个亿的薪酬。

    这还只是薪酬,还不算真正的大头,研发费用。

    另外,由于公器私用,为了不让自己想独吞的事实败露,斯克马还得花天价的费用打点能源部高层和相关知情人士。

    到现在为止,为了这个固态电池项目,斯克马数年来,砸进去的资金,超过了600亿刀。

    都快赶上苏白的总资产了。

    而正当斯克马做着独吞固态电池,称霸全世界的美梦,幻想着赚得盆满钵满时。

    心腹的一个紧急电话,天都塌了。

    所谓的橡树岭实验室动力电池项目部,就是一个挂牌的空壳项目部。

    所谓的4000人研发人员大名单,全他么是能源部捏造出来领空饷的。

    根据心腹传回来的资料。

    上次斯克马投入的三十亿刀,直接被几名能源部高层截留了25亿。

    然后橡树岭又截留了四个亿,用一亿的价格,把项目直接外包给了密歇根州的动力电池实验室。

    这家实验室,又用三千万刀的价格,把项目外包给了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

    而工程学院的几个老教授合计一通后,又把项目免费交给了几个学生去做。

    几个学生也懵啊,还在上大学呢,让我们哥儿几个攻克固态电池技术?

    教授又催得紧,咋整。

    半个月后,一篇狗屁不通的论文被发进了老教授的邮箱里。

    收了钱的老教授一看,这不行啊,收了钱的。

    于是,老教授一番润色修改后,又把数据资料发给了密歇根州。

    密歇根州一看,几个亿的项目,就这玩意儿?

    不行,得加点科技与狠活,不会造,还不会吹牛逼?

    又是一通掺水加料后,一份完美得不像话的实验成果,终于又回到了橡树岭。

    橡树岭拿到报告后一看,顿时乐坏了,事实证明,外包包一切啊。

    而收到成果的能源部高层,更是脸都笑开了花,直接把电话给斯克马打了过去。

    “成了,打钱!”

    最最关键的是,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有着严密的保密协议,密不透风,再加上大家都收了钱办事,肯定不能乱说话啊。

    就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不说,人家能源部高层看马大人钱多又耿直。

    从最开始的被动收钱,都学会主动要钱了。

    这不,随便捏造一个正在进行新材料实验突破的名头,就又让马大人乐得屁颠屁颠儿地打了几十亿刀过去。

    啥叫灯下黑,这就叫灯下黑啊。

    马大人这头还在全国巴巴一通查账呢,叫嚣着这个部门是骗子,那个部门搞贪污。

    结果呢,被骗得最惨的,却是自己。

    最最关键的是,由于斯克马想吃独食,这件事一直在秘密进行,导致现在事情败露以后,斯克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情一旦败露,恐怕普川都保不住他。

    不过斯克马作为全球首富,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是一般人。

    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