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 第564章 您值得这个价

第564章 您值得这个价(1/2)

    他放下皮箱,从里面取出一台老式相机,"光线不错,就在这树下拍吧。另一个孩子呢?"

    孙父抱着明熙从屋里走出来,小家伙头上也戴着红色虎头帽,正咿咿呀呀地不知在说什么。

    李师傅看了看两个孩子,满意地点点头:"双胞胎啊,难得,难得。来,准备一下,我先看看光线。"

    孙玄帮着李师傅在槐树下支起一块白色背景布,又搬来一张藤椅。

    叶母和孙母则忙着给两个孩子换上新做的衣服——一套淡蓝色的小褂子和一套粉色的小裙子,都是叶菁璇怀孕时一针一线缝制的。

    "要不要先喂饱他们?"叶菁璇小声问孙玄,"免得拍照时哭闹。"

    孙玄点点头:"也好,李师傅说最好在他们刚睡醒、吃饱的时候拍。"

    于是拍照计划暂时延后,叶菁璇和孙母抱着孩子进屋喂奶。

    院子里,孙玄给李师傅泡了杯茶,两人坐在石凳上等待。

    "李师傅,您拍照多少年了?"孙玄好奇地问。

    老人啜了一口茶,眯起眼睛:"三十八年了,民国二十一年在沪上跟个法国人学的,那时候拍照可是个稀罕手艺。"

    他指了指胸前的奖章,"解放后我给不少大人物拍过照,现在老了,就守着那个小铺子。"

    孙玄肃然起敬:"那今天真是荣幸能请到您。"

    李师傅摆摆手:"什么荣幸不荣幸的,给钱办事罢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柔和,"不过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这么疼孩子,我这老头子也高兴。"

    正聊着,叶菁璇抱着孩子出来了:"李师傅,他们吃饱了,现在状态很好。"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李师傅展现了他作为老摄影师的精湛技艺。

    他先是让孙玄和叶菁璇抱着孩子坐在藤椅上拍了一张全家福;然后又单独给两个孩子拍了特写。

    最后还提议拍一张四代同堂的照片——孙父孙母抱着孙子,叶母站在一旁。

    "等等,"拍完几张后,李师傅突然叫停,"这样摆太死板了。"

    他指挥道,"孙同志,你和你爱人坐到地上,把孩子放在你们中间。

    两位妈妈站在后面,手搭在你们肩上;老爷子抱着那个小的,站旁边..."

    他像个导演一样布置着场景,不时调整人物的位置和角度。

    孙家人配合着他的指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连一向严肃的孙父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好,就这样,别动!"李师傅弯着腰,眼睛紧盯着取景器,"小宝贝,看这里..."

    奇迹般地,原本有些困倦的小雅宁突然睁大了眼睛,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对着镜头微笑。

    明熙也不甘示弱,小手挥动着,发出"咯咯"的笑声。

    "完美!"李师傅按下快门,兴奋地说,"抓拍到了!这种自然的笑容最难得了,比那些僵硬的姿势强多了!"

    拍完照,李师傅小心翼翼地将底片收好:"我回去马上冲洗,后天就能取。保证是你们见过最好的婴儿照。"

    孙玄感激地握住老人的手:"太谢谢您了,李师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给老人,"这是一点心意。"

    李师傅摸了摸信封的厚度,眉毛惊讶地扬了起来:"这...太多了吧?"

    "您值得这个价。"孙玄真诚地说。

    送走李师傅后,孙家院子恢复了平静。

    叶母抱着小雅宁,眼中满是不舍:"有了这些照片,你外公和太外公就能天天看到你们了..."

    叶菁璇靠在孙玄肩上,轻声道:"等孩子们再大一点,我们就带他们回京城看外公。"

    孙玄搂住妻子的肩膀,点点头:"一定。"

    夕阳西下,将院子里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槐树的影子与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就像这个家庭的血脉与情感,紧密相连,无法分割。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孙家的厨房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孙母和吴红梅轻手轻脚地在灶台前忙碌着,生怕吵醒了还在熟睡的家人。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锅上蒸腾的热气在窗玻璃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

    "面再揉一会儿,这样烙出来的饼才劲道。"孙母低声指导着,手上动作不停。

    她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薄薄的圆饼,然后利落地贴在热锅上。

    吴红梅点点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七月的清晨虽然还算凉爽,但站在灶台前不一会儿就让人汗流浃背。

    她擦了擦手,从篮子里取出昨天准备好的芝麻和红糖:"妈,要不要做几个糖饼?路上吃着甜,能提神。"

    孙母想了想:"做四个吧,多了天热容易坏。"

    她叹了口气,"要不是怕东西放不住,真想多准备些..."

    吴红梅理解地点点头,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