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卿与童川紧紧拥抱后,才依依不舍的融入机场大厅的人流。
这不是他们惺惺作态,确实是这半年来,这一中一青两位干部在风雨同舟中形成的真挚默契。
他们是战友,更是朋友。
出于对宋卿识人用人的感谢与肯定,在他离任前,童川力主将刘子彤提拔为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连司机周光也因其忠诚可靠,被提任为机关车队司机班班长。
宋卿在安检口前最后一次转身,向着仍站在原地目送他的童川,用力挥了挥手。
今日一别,天涯各自征程。
飞机冲上云霄,穿透云层。
宋卿靠在舷窗边,看着下方逐渐模糊的岭南大地,心潮也随之起伏,飞向了那片陌生而又肩负重任的黑土地。
下午一点,航班准时降落在北江机场。
舱门打开,那股与南粤截然不同的空气再次涌入宋卿鼻尖。时值七月,这里毫无岭南的闷热,只有二十多度的宜人气温。
宋卿身着浅色行政夹克,稳步走下舷梯。
令他稍感意外的是,舷梯下等候的,竟是北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田军本人。
这份接机规格,无疑彰显了省委对这位新到任常委兼北江市委书记的重视。
“宋卿同志,一路辛苦了!欢迎你来北江工作!”田军部长上前一步,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同他握手。
“田部长,劳您亲自迎接,实在不敢当。”宋卿同样紧握对方手,态度诚恳。
简单的寒暄与介绍后,宋卿坐进了前往省城的专车。
车子驶离机场,窗外的景象如同徐徐展开的画卷。
天空是高远的蔚蓝,缀着大团蓬松的白云,阳光炽烈却不再毒辣。
道路两旁,挺拔的白杨与垂丝的绿柳交织成荫,远处是广袤的、绿意盎然的农田,地平线上,则勾勒出庞大工厂集群与高耸烟囱的沉默轮廓。
“宋书记,咱们北江的夏天,可比南方舒服多了吧?就是干燥些,您刚来可能得适应两天。”
田军部长笑着介绍,语气中带着本地人的自豪,同时也蕴含着一丝对这位“传奇”年轻干部的审视与试探。
宋卿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欣赏着窗外,应道:“确实凉爽,是个好地方。不瞒田部长,我老家是鲁东冀北,说起来也算是北方人,对这边的气候,还是很亲切的。”
他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适应能力,但一句“鲁东冀北”,无形中拉近了与这片土地以及身边这位组织部长的心理距离。
车辆并未直接前往北江市,而是驶入了北江省省会——春风市,下榻于绿树环抱、环境清幽的省委招待所。
“宋卿同志,你先在招待所稍事休息。”田军部长安排妥当后,语气正式了几分,“下午,省委马书记要和你见个面,之后我再亲自送你前往北江市履新。”
“明白,有劳田部长周密安排。”宋卿连声道谢,心中了然。
见省委马书记,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他正式融入北江政治生态的关键第一步。
这位掌控着全省大局的班长,他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未来在北江工作的空间与基调。
下午三点,宋卿在田军部长的陪同下,准时来到省委马书记的办公室。
宋卿看去,马书记大约六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既有学者的气质,又不失封疆大吏的威严。
“马书记,宋卿同志来了。”田军部长轻声通报。
马书记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主动向宋卿伸出手:“宋卿同志,欢迎你啊!一路上辛苦了,快请坐。”
“马书记,您好!”宋卿上前一步,态度恭敬的双手握住马书记手,。
田军部长完成了引见任务,识趣退出。
马书记示意宋卿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
“尝尝,咱们本地的山野菜,味道可能比不上南方的名茶,但别有风味,清热解暑。”
宋卿双手接过,轻轻品了一口,点头笑道:“香气清冽,回甘不错,是好茶。”
“宋卿啊,”他换了更亲切的称呼,“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啊。在鲁东稳步发展在疆土推动了能源和农业升级,尤其是在南粤莞城,搞的那个‘莞城智造’,更是被中央肯定,成了‘智造升级’的基层样板。”
“年纪轻轻,成绩斐然,不简单!”
这番话信息量很大,表明马书记对宋卿的履历和政绩做过深入的了解,并且持高度肯定的态度。
“马书记您过奖了。”
宋卿放下茶杯,语气诚恳回道:“我做的那些工作,都是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我个人而言只是做了一些分内之事,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学习。”
不居功,不自傲,态度摆得很正。
“嗯,不骄不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