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字,他抬起头,电梯镜面里映出他冷静而坚定的面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川的丧钟,已经敲响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全力推动一个对莞城最有利的市长人选了。
魏小波?或许可以列入考量,但绝非唯一选择。他需要更快、更全面地布局。
回到莞城,宋卿立刻被积压的事务淹没。但他脑海中最优先级的,依旧是市长人选问题。
魏小波的优缺点同样明显,用他风险不小。宋卿需要备份计划。
他再次梳理了脑中的人选名单,一个名字跳了出来--赵东杨,这位他在莞城第一次认识的副市长。
赵东杨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作风稳健,熟悉莞城情况,在班子内人缘不错,之前也一直比较支持宋卿的工作。
虽然他开拓性可能不如魏小波,但贵在稳妥可靠,若能将他推上市长位置,至少能保证莞城政策的延续性和班子的稳定,不至于被李继斌轻易搅乱。
稳妥,有时就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宋卿叫来了刘子彤。
“子彤,请赵市长有空时过来一趟,就说我有些工作想跟他沟通一下。”
他需要再和赵东杨深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也看看他的志向。
很快,赵东杨面带笑容走了进来。
“宋市长,你找我?”
“赵市长,快请坐。是关于云栖湖后期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些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聊起工作,两人至是气氛融洽,赵东杨结合如今宋卿转交给他的一番任务,将自己的布置与见解一一讲出。
几分钟后,宋卿话锋一转,不经意感叹道:“唉,咱们莞城现在正是发展的关键期,童书记和我都感觉压力巨大啊。目前市长一职空缺,如果能有一位像赵市长你这样熟悉情况的同志来牵头政府工作,那就真是莞城之福了。”
赵东杨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哈哈笑道:“宋市长过奖了。市政府在您的带领下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只要做好服从、保障就好。再说,市长一职也非你莫属啊!”
话说的很圆滑,既恭维了宋卿,也表明了立场,但对于市长位置,却没有流露出任何明确的渴望或推辞。
宋卿心里有了数。
赵东杨有这个心思,但极其谨慎不会轻易表露。
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送走赵东杨,宋卿初步决定,就将赵东杨作为第二人选,与魏小波一并考虑,届时视情况推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