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娘知道后,也想给自己爹娘也拍个照片,但毕竟拍照需要交卷,很多人多拿着鸡蛋找钱红过来说情。
钱红其实也想让谢宴过去给自己爹娘拍两张,也就过来找谢宴说了这件事情。
谢宴知道后,和于月回商量了一下,直接带着朝朝一起去了外婆家里,去的时候还专门带来两卷胶卷给那边拍照。
至于村里人,只要哪天能把老人接过来,都拍。
等钱红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后,那些过来大娘嫂子开心极了,距离近的当晚就过去说了这事情,远的也是第二天一大早起回娘了家。
虽然洗一张照片要两毛钱,但那可是天安门广场啊!
对于他们这些一辈子都被困在小村子里的人来说,去天安门广场亲眼看一看,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
现在能拥有一张在天安门广场背景下的照片,就算多付出些又何妨,咬咬牙,大不了多卖几个鸡蛋罢了。
所以对于这次拍照,所有人都是愿意的,就连去不了京市的于山,也私底下找谢宴,让给他也拍一张。
谢宴还是希望于山明年和他们一起去京市,到时候直接在天安门广场拍,但于山实在是放不下他这边的一切,见劝不动,谢宴也就答应给他拍。
终于,谢宴翘首以盼的天安门广场大巨照送到了。
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像被花香吸引的蜜蜂,簇拥着赶来看稀奇。谢宴顺势将照片摆好,让大家好好看一下,而后让毛蛋给于山带话,告知大家吃完午饭在麦场集合拍照。
谢宴吃完午饭,带着相机,扛着那张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天安门广场背景照来到现场。
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心头一热,麦场上早已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
许多前来拍照的老人都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压箱底最体面的衣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或站或坐,眼神中满是庄重与期待,静静地等待着。
毛蛋紧紧牵着朝朝的手,看到如此多的老人,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般大,满脸都是惊讶。
很多老人他甚至从未见过,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看来看去。
闲不住的他直接牵着朝朝,跑去人群中乱传了,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知道那些他不认识的老人都是谁家的了。
毛蛋像是侦查到什么重要的消息似的,叭叭叭的就开始给谢宴讲解。
等谢宴拍照的时候,他还站在旁边,挺着个小胸脯一脸傲娇,遇到不熟悉的老人还得给人家解释一下,拍照的人是他小姑父。
朝朝也跟着毛蛋,一脸傲娇。
两个小家伙站在谢宴旁边像是两个守护神,引得周围人没事就过来逗逗他们。
谢宴看到这么多人,没有丝毫耽搁,迅速按照由大到小、病重优先的原则,开始为村里的老人们拍照。
按下一次快门,相机清脆的“咔嚓”声,仿佛都在为老人们的梦想定格,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谢宴也是拿出了毕生所学,不但把每个老人的特征拍了出来,还把它们和天安门背景完美的融入,等照片洗出来后,不知道的人看到照片,都以为是真的去京市拍的。
拍完照后,一些腿脚不便或身体欠佳的老人,在子女的搀扶或背驮下,带着满足的笑容先行离去。
而那些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则留在原地,眼中满是期待,等着拿到自己的底片,仿佛那是他们与梦想最紧密的连接。
就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面,不知老人们在私下里如何商量的,最后一致希望谢宴哪天去公社的时候,帮忙把照片洗出来。
他们纷纷表示现在就可以给钱。
谢宴面露难色,坦诚地说道:“我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去,说不定你们比我先去呢?”
一位被大家推选出来的老头,脸上洋溢着和善的笑容,“没事,我们这边不着急,你啥时候去,帮忙洗出来就行。”
“我们都把钱带来了,现在就给你。”
谢宴思索片刻,觉得村里人确实不常去公社,帮忙洗照片也算是举手之劳,便点头答应下来。
见谢宴答应了,老头立刻组织大家交钱。
谢宴借了毛蛋的本子和笔,现场认真地将大家的名字一一登记下来。
谢宴这次的拍照,因为老人多,又在第二天拍了一天才拍完。
等谢宴把照片洗出来后,他依照登记的名字,将照片一一发到村民手中。
许多老人看到自己的照片,眼眶瞬间湿润,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这平凡的一生中,还能有机会和心中无比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同框。
甚至有人满含热泪,颤抖着声音直言,要把这张照片当作自己的遗照,足见这张照片对他们而言,意义远超想象,是他们一生的珍贵回忆。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