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两年!
更不用说,老拉斯一个人能同时控制的设备是有限度的,即便是雷洪汕上次那么牛逼的一个人控制十几台吹除机也到极限了,可在机械自动化的BUFF加持下,一个大学生能控制的设备处理量可以轻松碾压雷洪汕的极限值。
参观完地面设施,李总又带着大家换上全新的工作服下到井下参观。
和井上相比井下对于雷洪汕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给雷洪汕第一个震撼的,就是高速缆车上那水桶粗的钢缆。
雷洪汕只见过杰克的那种猴车,在保留地用的那种小型笼吊,但在这里……它们没法用于这种深度达一千米的深井矿。
因为井下很深,每次矿工下去都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这对通勤来说十分不利,同时如果一旦出事也会极大的耽误救援时间,这种高速缆车便成为了这种深井矿采用的通勤设备。
这种缆车不管上下速度都很快,这解决了高速升降中的速度问题,可带来的就是人员和设备都是有重量的,同时钢缆自身也是有重量的,吊的越深那么就需要越粗的钢缆,还要保证钢缆在卷动中保持着一定的柔韧度……
严格上来说,这些钢缆的生产技术难度和航妈上的阻拦索也相差不多!
同时这些粗如水桶的钢缆因为长期上下反复卷曲,会形成扭曲应力,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反向旋转释放。
雷洪汕到现场时正好碰上。
那钢缆在释放应力时产生的力量,轻松把十几吨的配重物转动得跟飞轮一样简单,这股力道放个人上去估计能直接扭成东一条西一片的了……
(注:这部分是看记录片,世界最深南非金矿部分内容)
而整个矿上,光给这些钢缆搭建的相应建筑物都有好几栋,无一例外的都是又高又大。
乘坐着高速缆车下到井下1100米深度,这个深度雷洪汕是第一次下来,如果不是李总和其它人都带着安全帽一起下来,以及那些工人脸上都带着一丝轻松……
说真的,雷洪汕自己心里都有些打鼓,更别说,老李和蒋总他们还故意小小的捉弄着两位年轻人。
主矿道很宽大,众人乘坐着那种低矮的矿车一路向着远处的挖掘现场前进,不过煤矿挖掘不会随便扩高矿井的高度,属于煤层多高就挖多高,众人时不时的还要低头避免脑袋撞到顶。
“给你,你们记住,在井下一定要带在身上。”
李总给雷洪汕和肥仔铭一人一个像是烟盒一样的东西,肥仔铭好奇的问道:
“这是啥?”
“5G+UWB人员定位系统,不是总有人吐槽5G没啥用吗,其实国内已经开始利用5G技术进入到行业应用中了,这玩意能精确到井下深度和位置,误差正负15厘米以内,不仅能随时让井上的人知道井下的矿工时时方位,而且出事了……也方便能找到你尸体。”
蒋总面无表情的解释让肥仔铭脸色一片煞白,而他的表现顿时引起旁边所有人哈哈大笑,大家要的就是这种新手第一次下井时的效果,属于是老矿工作弄新手的一种仪式。
“放心了,我的矿井三年都没出现安全事故,在国内都属于模范井,看到这些东西没?”
李总笑呵呵的拍着胸脯,指着每隔一段距离支撑梁上的一些特殊方盒子。
“多功能井下安全预防系统,形成联网式的井下预警体系,这些东西不仅有井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时时检测,同时还能通过激光时时监测矿道移变形,精度达到毫米级,一旦出现矿道位移形变立刻告警人员撤离;而且你们身上带的5G+UWB人员定位系统同时会根据整个矿井出现异常位置区域,在3秒内自动规划逃生路线。”
(注:这5G+UWB人员定位系统,以及矿井位移实时监测是查山西煤矿技术应用资料时看到的,我不是行业内人,有误勿怪。)
听到李总的介绍,以及蒋总和其它陪同人员一脸淡定的样子,这才让肥仔铭扑腾扑腾加速跳动的小心脏放缓下来。
通勤车搭载着众人一路来到尽头的采矿点。
很多人以为井下矿都是矿工用镐头一点一点的采挖,但这些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小煤矿才使用的挖掘手段,中大型矿场早都使用上了机械设备采挖,铰刀划过的地方矿料瞬间破碎跌落到下方的传输带上,再通过传送带向后面的运输车辆或者机械转移,整个过程只需要极少人员,甚至无需人员到现场来控制。
雷洪汕站在设备不远处,根本不介意无孔不入的煤灰将他的皮肤、衣服染成黑色,一双黑色的眼睛贪婪的观察着现场的一切,将它们印入大脑的记忆体中变成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李总,你这自动挖掘设备牛逼啊!”
“嗨,这不算啥,我这只是减低了现场人工介入的需求,你没看现在更先进的那些矿,几乎就是完全自动化和非现场介入处理操作了。”
这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