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清详细沟壑地图,雷洪汕很快挑了几个地方作为探坑点,不过依旧没有使用螺壳进行吸泥作业,而是让小张带着爬虫组的操作员们,用机械臂一铲一铲的进行挖掘。
这样的挖掘效率很慢,比人工挖土刨坑还要慢,但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翻动起来的泥沙量最少,能更准确的获悉海沟下方的散金情况。
耗费了两天的时间虽说让人有些着急,但结果还是让人又幸福又烦恼。
“辛苦了这么多天,先给大家看看这两天最新的收获!”
会议室中,雷洪汕把箱子翻在会议桌上,里面的岩块、金块还有装着金灿灿的塑料袋就这样被和倒垃圾一样倒在了桌面上。
“哇哦……”
每个人瞪大眼睛欣赏着从海沟采集上来的样品矿,和此前用装一寸照片的最小号自封袋相比,现在用的自封袋足足有一个巴掌大,而且里面装的金砂矿都没精洗,只是用烘干机将水分烘干而已,可饶是这样,袋子中一半黄金一半泥沙的形态也是让人怀疑这个袋子的结实程度,里面沉重的黄金会不会把这个塑料袋给压穿。
不过和用塑料袋装的散金相比,那些敲下来的岩金样品更受欢迎。因为岩金不仅个头更大,而且不用塑料袋封装可以直接把玩在手中。
洪船长拿着手中一块成人拳头大小的岩金发出啧啧的惊叹声,这上面的黄金即有拇指大小的块状体,还有不少金砂大小的东西在断面上闪闪发光。
“阿胜,你之前见过这样的富矿吗?”
“没有,别说我,我们矿组里的人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富矿。”
阿胜微笑的摇摇头,他们这些人从业这么久,还真没有见过品度这么高的富矿,一块块岩金和一颗颗夹杂在石头里的黄金颗粒正摊放在桌面上,和第二阶梯只找到些许金片不同,这里的黄金不仅个头大,而且还经常连成片。
“品度能到多少?”
“十克!至少十克以上!运气好点能到十二甚至十五克的大富矿!”
说起品度阿胜有些兴奋起来,国内这样丰度的金矿已经很难见到了,阿胜目前见到最多的也就只有八克多点,但是雷洪汕可没给他面子呲笑道。
“估计不止这点哦,表面岩层的密度肯定没有那么高,十五克甚至二十克都有可能!”
虽然被雷洪汕呲笑,但阿胜却没有一点生气,这意味着这里的黄金极为丰富。
雷洪汕先给大家看成果成功的激起了大家的士气,大家忙活这么多天不就是想确切的看到真金白银的收获,嗯……没错,这个真金不是修饰词,干这行收获的就是真正的黄金!
没有比摆在桌上一堆大大小小的黄金样品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了,这说明大家找到了大矿脉。
几个探坑的结果都显示,沟壑下方的海泥层有着大量的碎散黄金,而岩层表面的黄金含量虽然有所不同,可敲上来的样品基本上都能直接用肉眼看到上面遍布的金砂颗粒,基本上能确定这里就是要动手的地方。
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动力,因为接下来就要面对幸福的烦恼。
怎么把黄金弄上来?
如果换成其它地方,不用多考虑,直接开动采集器,甭管岩金还是泥金,全特么的给吸到螺壳体里进行粗选分离!
但这个地方的地形却很坑爹。
其它地方采集过程中掀起的泥沙会很快随着海流飘走或者沉积到其它地方,可这里不同,低洼的区域让这些泥沙被扬起后只会重新落回到沟壑里,这给后续对岩金的深度和判断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过这只是开采技术上的小问题,不管是丑国的矿工,还是龙夏国的矿工,在面对困难时总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会议室中,几个组包括赵工和程老他们都在这里商讨着最佳方案,最先发言的阿胜矿工组方案比较简单粗暴,直接将沟壑里的海泥散金全部吸上来。
“现在勘探出来的泥层厚度不高,这个厚度对于我们的工作量来说并不大,唯一麻烦的就是沟壑下方的泥层有一定的硬度,如何将他们打散而不破坏下方的岩体我们打算将采集器的铰磨头换成类似于绞蛋器的钢丝头,这东西有一定的硬度但也有柔软度,在连续的旋转状态中完全可以击碎下方的泥层但不破坏岩层。”
“我赞成!”
和程老一起来的那位研究员第一个表态支持,他更偏向于海底生物和生态方面的研究,从这样特殊的沟壑取样能给他的研究带来一些新资料。
赵工这边和自己几名设计师嘀咕一下点头表示没问题。
“采集器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应对特殊的地形情况,它的铰刀和磨头都是可以更换的,不过我不建议全部使用钢丝,我们更建议使用这样的设计。”
赵工走到写字板前快速的画出草图,和阿胜全部使用钢丝不同,赵工的思路是混合体,六个只有一半长度的硬钢筋和六根较长较为柔软的钢丝交错形成新绞刀头。
“铰刀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