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了,风华致远先生,您的举报行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顽石(还是每天定点投一颗),激起的涟漪(或者说是我内心的惊涛骇浪)产生了一个您可能始料未及、或者根本不在乎、但对我而言极其重要的连锁反应——**就冲你这举报,我偏偏就不写了!** 对,您没看错,就是“不写了”!您这持之以恒的“关注”,如同持续不断的负能量灌注,成功地浇灭了我最后一点对着空气(或者说对着潜在但可能存在的友好读者)倾诉的热情。您用您那精准如瑞士钟表般的“每日一点”,成功地在我创作欲的引擎里倒进了一桶冰冷的沙子,卡得嘎吱作响,彻底熄火。
草稿箱里那几篇正文?哦,它们啊,它们曾经像嗷嗷待哺的雏鸟,像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像精心调配好准备下锅的菜肴。它们承载着某个未完成的故事线,某个没来得及展开的人物弧光,某个精心构思的转折点。但现在呢?它们就像被遗忘在站台的旅客,看着名为“灵感”和“热情”的列车,被您这位“举报调度员”挥舞着小旗子(鼠标),硬生生地引向了名为“停运”的支线。它们只能静静地躺在数字的黑暗中,蒙上虚拟的尘埃,从“待发布”变成了“永久雪藏”。它们的命运,因为您那孜孜不倦的、如同打卡上班般的举报行为,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悲壮的转折。您满意了吗?您这每日一点,点掉的不仅仅是我此刻的心情,还可能点掉了某个未来读者可能喜欢的故事。您这行为,堪称“以一己之力,扼杀一片可能存在的文学小苗圃”,这“功劳”,啧啧,真是让人不知该“赞叹”还是该“哀叹”。
所以,风华致远先生,基于以上种种,基于您这旷日持久的、令人费解的、对我个人创作空间造成持续性精神污染的“举报行为艺术”,我发自肺腑地、情真意切地、掏心掏肺地向您提出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合理且充满建设性的建议:**赶紧滚蛋吧!** 对,就是字面意思,请圆润地、优雅地、迅速地、毫不留恋地离开我这个小小的、显然不符合您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字角落。这里庙小,容不下您这尊每日行使“举报神权”的大佛。您的存在感,在我这里,已经通过您那坚持不懈的举报行为,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震耳欲聋的、无法忽视的彰显!真的,太足了!足得快要溢出来了!足得让我这小小的空间都快要被“存在感”撑爆了!您已经超额完成了“找存在感”的KPI,甚至提前完成了未来十年的指标!是时候功成身退,或者,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更能匹配您这种独特行为模式的舞台了!
**别在我这里找存在感了!** 这句话,恳请您刻在脑门上,写进备忘录里,设置成手机屏保,或者打印出来贴在您每日举报的电脑屏幕旁边。您的“存在感”,在我这里,已经因为您那持之以恒的举报,而变得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像背景噪音一样挥之不去,像鞋子里的一粒小沙子一样让人难受。它已经饱和了!超载了!过犹不及了!边际效应已经跌穿地心了!再找下去,除了继续浪费您宝贵的人生时间(每天点一次也是时间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时间就是生命!),继续消耗平台本可用于处理真正有害信息的审核资源(想想那些审核员,他们每天要面对多少无效举报?您这也是在给他们增加无谓的工作量啊!),继续给我本已不太明媚的心情添堵(这绝对是核心影响!),还能有什么“建设性”的成果呢?是为了证明您鼠标左键的质量过硬?是为了测试平台举报系统的抗压能力?还是为了挑战人类“无聊行为”的极限纪录?无论哪一种,都显得那么……嗯,用个文雅点的词,叫“匪夷所思”。
最后,针对您那充满仪式感的“**还每天举报呢?**”的宣言,我忍不住要提出一个发自灵魂深处的、关于个人时间分配和生命意义探索的替代性建议:**你怎么不每天赤石呢?** 注意,这里的“赤石”,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对生命本真状态回归的呼唤!它代表着脚踏实地,拥抱自然,感受大地的厚重与坚实!想象一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您推开房门,不是奔向电脑点举报,而是赤着双足,踏上屋外真实的土壤、草地、或者干净的石板路。感受那微凉的、粗糙的、或细腻的触感从脚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