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庭剑宗那座沉默了百年的青铜巨塔,今日终于缓缓推开了尘封的门扉。
塔身上斑驳的剑痕,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古老谶语,一股苍凉而肃杀的气息直冲霄汉,令风云为之驻足。塔下广场,天下年轻一辈的翘楚几乎悉数到场,衣袂翻飞间,尽是藏不住的锋芒与野望。
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弦在绷紧,剑在鞘中低鸣,应和着修士们胸膛中那颗躁动不安的道心。
高台之上,古庭剑宗那位须发如雪的老宗主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扫过台下。
开口声音不大,却如晨钟暮鼓,敲在每个人心上,“百年大比,只为遴选英才。此次,我宗联合其余九大宗门,共襄盛举,设下彩头。”
老宗主微微一顿,气沉丹田,声如惊雷:“此战,入榜前五者,各赐‘半仙兵’胚胎一件!”
此言一出,如巨石投湖。
半仙兵胚胎!这五个字,瞬间让广场上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炽热。那是天门境大修都要眼红的至宝,是通往更高境界的阶梯。五件,十大宗门的手笔,不可谓不惊人。
在无数道贪婪与渴望交织的目光中,古庭剑宗的长老适时上前,朗声道:“大比之前,按例当有演武助兴。今日群英荟萃,不如请截天宗赵家树与小西天净慧佛子,为我等开场?”
此言正合众意,一时间,应和之声如潮水般涌起。
截天宗坐席中,一名身形高大、面容刚毅的青年站起身来。他是赵家树的大师兄,隋井然。他看着自家师弟,眼神中满是欣慰。百年前,师尊岑道玄那封信犹在耳边:“看好家树和魏丫头,少一根毫毛,我揭了你的皮。”
隋井然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又有些自嘲地笑了笑。看着台上那道已然挺拔如松的身影,他心中笑骂:“都快追上老子了,还护个屁的道。”
万众瞩目下,赵家树缓步登台。他一身截天宗的素净道袍,琉璃道胎天生亲近大道,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韵味。
对面,小西天的佛子净慧,一袭月白僧衣,赤足踏上青铜战台,眉心一点朱砂,眼眸中是看尽世间悲苦的慈悲。
“赵师兄,请了。”净慧单手立于胸前,声音清澈如泉。
赵家树拱手还礼,神色肃然。他没有托大,琉璃道胎全力运转,双手于胸前结印,并未使出截天宗的杀伐大术,而是演化那部《太虚洞庭》。
“哗啦……”
一声水响,不是响起在耳畔,而是回荡在所有人的神魂深处。
以赵家树为中心,虚空开始荡漾。不是术法拟态,而是真正的搬运与演化。刹那间,水光潋滟,烟波浩渺,一座八百里洞庭的虚影,竟是将整座青铜战台笼罩其中。湖面如镜,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穹,几只孤鸟的剪影掠过,带起一圈圈真实的涟漪。那弥漫的雾气,带着潮湿而清冷的气息,仿佛能渗透进人的骨髓。
赵家树立于水中央,如主宰这方天地的神只。这洞庭景致美得让人窒息,可那每一滴湖水,每一缕烟岚,都蕴含着足以磨灭山岳的道法真意。
这是琉璃道胎对天地的亲和,是道法自然的极致体现。
面对这如画江山,净慧的神情依旧古井无波。缓缓抬起右手,并指如剑。
没有动用佛门金刚怒目的神通,也没有吟诵镇压邪魔的梵音。
只是出了一剑。
一道金色的剑意,自指尖亮起。那剑意不凌厉,不霸道,反而温和平静,却带着一股斩断红尘万丈、直指人心的决绝。
台下,荆黎的呼吸微微一窒。
剑心。
佛子的剑心,名为“彼岸”。
不求杀敌,不求争胜,只求斩断一切虚妄,渡己渡人,抵达那真实的彼岸。
“起。”赵家树轻吐一字,如言出法随。
洞庭湖水瞬间沸腾!千百条水龙自湖面咆哮而出,鳞甲毕现,龙须飞扬,裹挟着滔天巨浪,向净慧吞噬而去。与此同时,湖上弥漫的烟岚化作无数细如牛毛的冰针,无声无息,专攻神魂。
这是道法演化的第一重杀机,形神俱灭。
净慧眼帘微垂,指尖的“彼岸”剑光向前平平一划,动作轻柔得像是女子在描眉。
“斩。”
一个字,一声清鸣。
金色的剑光并未爆发出骇人的威势,它只是静静地掠过。所过之处,那些狰狞的水龙,那些阴毒的冰针,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消弭于无形。不是被击碎,而是被“勘破”,从根本上否定了它们的存在。
赵家树神色不变,印诀再变。
“映。”
平静的湖面骤起波澜,却不再是攻击。水面变得比先前更加清澈,如同一面巨大的心镜。镜中映出的,
不是净慧的身影,而是他心中最细微的波澜,一时间,佛法疑难,修行关隘,种种心障,皆在湖面一一浮现,化作靡靡之音,诱人沉沦。
这是第二重杀机,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