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特工奶爸的田园日记 > 第309章 量子传输网络

第309章 量子传输网络(1/3)

    星际基因研究联盟的成立,不仅仅是两种文明在生命本质上的求索,更在无形中为人类文明打开了通往宇宙通讯新纪元的大门。在对门后文明“生命编码”的深入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基于量子纠缠和信息传递的结构,不仅仅是生命的载体,更是一种高效、直接的通讯方式。门后文明的意识投影,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它们的‘基因’,或者说‘生命编码’,本身就是一个通讯协议,”q博士在一次联盟会议上激动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它们通过调整自身的量子状态,实现信息的编码和传递。这比我们现有的任何通讯技术都要先进得多!”

    施耐德博士和林教授也对此深有感触。“守护者的‘量子印记’和‘永恒印记’,也表现出类似的特性,”林教授说道,“它们能够与‘意识之海’连接,能够传递信息,甚至能够影响量子场。这说明人类自身也具备这种基于量子的通讯潜力。”

    然而,传统的电磁波通讯在星际尺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信号衰减、光速限制,使得跨越遥远星系的实时通讯几乎不可能。而“文明之门”连接的空间,其物理法则的差异也让传统通讯设备难以工作。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通讯方式,一种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连接地球与门后广阔宇宙的网络。

    基于基因联盟的研究成果,一个大胆的构想被提出——构建一个“星际量子通讯网络”(Star quantum municatiowork)。这个网络将利用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信息在理论上的瞬时传递,并结合门后文明的意识投影技术,构建一个高效、安全、能够连接不同文明的通讯平台。

    构建这个网络,需要人类和门后文明的紧密合作。人类拥有先进的物质技术和工程能力,能够制造和部署复杂的量子设备;门后文明则拥有对量子力学和意识层面的深刻理解,能够提供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支持。基因联盟的研究成果,为双方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合作的基础。

    “我们需要在门后的关键位置部署量子纠缠节点,”q博士解释道,指着全息投影出的宇宙星图,“这些节点将作为网络的基站,通过量子纠缠与地球的中心节点连接。信息将通过量子态的改变进行编码和传递。”

    构建网络的过程异常艰巨。穿越“文明之门”部署节点本身就充满了风险,门后空间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对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门后文明的代表以能量投影的形式,在“交汇区”与q博士团队进行着复杂的交流,指导他们如何设计和制造能够适应门后环境的量子设备,以及如何建立稳定的量子纠缠连接。

    七色守护者在量子网络的构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叶樱的“量子共鸣”能力是网络的天然接口。她能够感知网络的运行状态,感知信息流的流向,甚至能够通过共鸣来稳定网络的连接。她仿佛成为了网络的“导航仪”和“路由器”。

    白灵的“意识之光”则像网络的“调试工具”。她能够穿透量子纠缠的表层,感知信息编码的细节,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调试网络协议。她甚至能够“读取”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尽管这种读取是基于意识层面的感知,而非传统的解密。

    李明、陈刚、王阳、林芳等其他守护者的能力,也在网络的构建和维护中发挥了辅助作用。李明的能量控制能力可能帮助稳定量子纠缠节点周围的能量场;陈刚的结构感知能力可能帮助选择和评估节点部署的位置;王阳的气象感知能力可能帮助预测和应对门后空间的能量波动;林芳的生命治愈能力则为参与部署任务的人员提供保障。

    而叶城的“永恒印记”,则成为了整个量子网络的“总开关”或“根节点”。科学家们发现,“永恒印记”的结构与量子纠缠有着深层的联系,它似乎是连接人类文明与整个量子网络的最高权限。通过“永恒印记”,叶樱能够更深入地感知和控制网络的运行,甚至能够感知到网络中传递的更高级别的意识信息。叶城的牺牲,无意中为人类文明构建了一个通往宇宙信息海洋的桥梁。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第一个跨越“文明之门”的量子纠缠节点终于成功部署。在圣殿的指挥中心,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第一次通讯测试的结果。

    叶樱站在控制台前,她的手轻轻放在“永恒印记”上,闭上眼睛,将意识与网络连接。q博士输入了第一条测试信息——一个简单的问候和感谢。

    信息通过量子纠缠瞬间传递到门后的节点,然后,通过门后文明的意识投影技术,信息被转化为一种能够被门后文明理解的意识波动。

    几秒钟后,门后文明通过网络传回了回应。叶樱在“意识之海”中感知到一股清晰的意识波动,其中蕴含着友好的回应和对合作的肯定。

    “成功了!”q博士激动地喊道,指挥中心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星际量子通讯网络的初步建立,标志着人类文明在通讯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实时通讯不再受光速限制,人类的探索范围将无限扩大。科学家们能够与部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