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豪1983 > 第63章 唇枪舌战

第63章 唇枪舌战(3/3)

立场,而且不失友谊。

    美国本地有份专门发行给华人的报纸《世界日报》,这个报纸派了个记者来观战,当即写下“全美百万华人应当关注波士顿”的新闻稿。

    “世界上最多的要算是中国人,可是在美国,华人却是绝对的少数民族,不仅要面对语言、文化的障碍,还要在这里为生计奔波……我今天知道,写汉字是光荣的,说汉语也是光荣的,我无比确信这一点。”

    余切特地找到这个《世界日报》的记者,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华,余先生,我虽然从中国话,却没有取中国名字,因为我的爸爸是个白人,而我的妈妈总是百依百顺!但从今以后,我就姓华,我是华人。”这个记者说。

    “好的,华先生。”余切对这个卷发高鼻子的混血儿笑道。

    与此同时,爱荷华的聂华令正准备新一轮嘴仗。

    波士顿的余切如同球场上的核心,攻守一把抓,他和对岸作家讨论的同时,也在不断抽空和爱荷华的聂华令打嘴仗。

    他就像是那种能入选名人堂的超级巨星,当别的选手还在试图跳起并投篮时,余切已经提前赶到这里,天空是他笼罩过的巨大身影。而轮到他攻击的时候,你并不能知道,他下一秒会出现在哪里。

    聂华令确实无法回答“他们创造了什么文学”。

    她运气不好,参加过“写作交流”的作家有不少,却没有几个是在计划期间写出来了伟大的作品。也没有任何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正是因为聂华令的计划才让我写出了xxx……”之类的话。

    留学生文学?旅行日记?

    那些东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和余切等人直接比拼文学成就是他们的短板。

    尽管余切年纪并不大,却有明显的后来居上之势。

    不,他已经赶上并超过了。

    《2666》虽然是拉美文学下的,但坦白讲,拉美在美国还要比华人更主流一些。

    因此,聂华令通过爱荷华大学的校报,发表了“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短文,既然写文章写不过,她不得不谈论起了价值观。

    余切看到后,并没有接招,而是公开回复道:“这里既没有大国,也没有小民,我只看到无耻和叛徒。”

    随后,余光钟等人也写文赞成余切,痛斥聂华令,李傲更是直接用“狗没有骨头都要替主人守家门”来形容聂华令,口水喷满了她整张脸,她甚至没空擦干净。

    聂华令一时傻眼,她几番交战,已经无招了,撺掇顾华也来发言。

    聂华令的羽翼,已经无法保护顾华。顾华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刻竟然会发生的这么快。

    顾华说:“我在大陆名气都比不过余切,在美国更不可能说得过他!你让我和他公开打擂台,无疑是让我直接去死。”

    说到这里,顾华忍不住大哭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