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豪1983 > 第50章 《美国精神病人》

第50章 《美国精神病人》(2/3)

 马尔克斯在哥伦比亚有不少仇家,大部分和他到处给人戴绿帽子有关系,马尔克斯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搞情妇。

    出于安全考虑,恐怕余切到哥伦比亚后,还真要带一把手枪才行。

    大陆文坛这边目前对于马尔克斯很崇拜,觉得他是个反美先锋,一辈子都在追查屠杀案,简直是完人。

    以上的事情确实是真的,但他不是完人。

    实际上在最近和余切的通话中,马尔克斯已经在暗示怎么寻欢作乐了。因为他的大文豪名气,他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情妇,被情妇那些有头有脸的丈夫追杀上门也不稀奇。

    余切写了个稿子开头给马尔克斯鉴赏,专门批判美国精英阶级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批判消费主义的。马尔克斯听后十分喜欢,把稿子介绍给他的合作书商,说:

    “你这个稿子很好,怪不得你能在日本取得成功,我们就是要批评这种腐朽、落后的关系。我准备为你开个party,请来十个疯狂的妇人陪伴。”

    “在拉美,我们和自己的表妹,和自己的姑母,和……我们就这样纠缠在一起,不懂得性,你就没有真正的进入到这个国家。”

    太疯癫了!

    简直让余切大吃一惊啊。他只能立刻拒绝马尔克斯的好意。

    也就是余切打电话的时候,在场没有几个人会西班牙语,否则恐怕要当场令一群人喷饭。

    三月上旬,两岸作家的行程敲定。本次需先应哥伦比亚总统和大文豪马尔克斯之邀,从美国南部去哥伦比亚。之后到四月时在波士顿进行会晤,余光钟等人也是在这个时候赶来美国。

    余切度过了一段难得的时光。

    他一边研究拉美史,一边写那篇准备发去美国的稿子。

    这个稿子叫《美国精神病人》,以八十年代的美国为背景,描述华尔街精英帕特里克·贝特曼拥有双重性格,一旦夜幕降临,他就会化身为杀人狂魔的故事。

    这个在大陆自然是不可能出版的,描绘的正是一种纯粹的恶,它当前只能用于批判漂亮国。

    表面上,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华尔街精英“恶坠”的过程,实际上是批判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使原先的社会关系都被异化,人本身也被异化,贝特曼这个人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随时有种即将被其他人“溺死”的紧迫感,他没有丝毫安全感。

    最终他在杀人的过程中,反而得到了某种完全掌控的快感……心理学上讲,这个是及时反馈,是摆烂的成瘾性之……

    好吧,扯不下去了,这确实挺奇葩,怪不得叫《美国精神病人》,其实是在说《美国已成了精神病人》。

    如果说《狩猎愉快》这种赛博朋克是宏观层面的批判,那么《美国精神病人》则是更为切实的批判。

    燕大西语系有个女生叫Lucy,父亲是美国麦格劳希尔的高管,麦格劳希尔是全世界最大的出版社之一。

    余切回燕大找这个Lucy,看看有没有办法通过她来出书,多一条渠道。

    没想到,这个大白妞已经离开燕大了。

    Lucy的前追求者是现在燕大的英语教师王锵。余切约他出来打乒乓球,在乒乓球桌上,王锵说:“Lucy和你是同一年毕业的,你毕业那一年,Lucy也回到了美国。”

    “那我怎么联系到她?”

    “Lucy恐怕再也不能回头了,你要联系她,就只能先在美国打响名气。我最后和Lucy闹得很不愉快,我终于知道,Lucy并不喜欢中国人,她也不喜欢红宝书……那都是她的时尚和谈资,就像是她身上的名牌包。”

    “——她可以拿走,也可以扔下。如果那个东西不再能使她骄傲。”王锵说。

    余切很惊讶啊。

    王锵这个人好久没见,现在竟然成了个哲学家了,怪不得以后能下海做生意。

    而且,他的乒乓球技术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现在竟然能和放水的余切打得有来有回。王锵解释道:“燕大有职工体育比赛,我每天都练习乒乓球。”

    燕大教师的日子过得还真是好!我也等不及了!

    “俞敏宏一直觉得我有机会打过你了,他现在也在当老师,我们喊他来?”

    “让他来!”

    俞敏宏到了之后,这厮心眼很多,竟然还喊了一群女学生来观战。

    余切立刻开始使出全力,打得王锵满地找球。随后俞敏宏也上场,继续被打得满地找球。他们从来没有赢过余切一次,几年后,这种差距更加扩大了。

    然而大家都很开心,那种感觉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

    如今余切已经是名师门徒,准备将来做教授的大作家,而西语系这两兄弟,同样是燕大体制内的教师,风雨无忧。余切找Lucy的过程,让他俩十分感慨。

    余切也挺感慨的。那会儿他在国内还没有今天的地位,就像是他即将去的美国——他同样没什么地位,是一个纯粹的第三世界作家。

    几个人在燕大食堂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