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规模空前的总攻。
成千上万门火炮将芬军的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无数的坦克和步兵发起一波波人海冲锋。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消耗战面前,芬士兰军队的英勇和战术优势逐渐被抵消。
曼纳海姆防线被多处突破,兵力、弹药几乎消耗殆尽。
3月,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芬士兰,被迫接受了苛刻的莫斯城和平条约。
芬士兰割让了包括卡累利阿地峡在内的大片战略要地,约占其国土面积的11%,并失去了其第二大城市维堡。
这些土地上约42万芬士兰居民被迫背井离乡。
苏什维利“赢”了,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领土和缓冲区。
但这无疑是一场惨胜。
苏军付出了伤亡近数十万官兵的惨重代价,其国际声誉一落千丈,军队的虚弱被全世界看了个清清楚楚。
而芬士兰,虽然失去了土地,但他们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他们的英勇抵抗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也在苏什维利这头巨熊的身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疼痛、永不愈合的伤疤。
这场发生在北大雪原上的战争,如同一个清晰的信号,被柏林和奉天同时接收。
弱肉强食的法则,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