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 第388章 向罗马进军!

第388章 向罗马进军!(1/2)

    1939年8月。

    柏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躁动。

    帝国总理府内,阿道夫·特勒西站在巨大的欧大陆地图前,手中拿着一支红色铅笔,在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区域重重地画上了一个箭头,直指罗马。

    “是时候了。”

    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办公室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意士兰人犹豫不决,左右摇摆,他们那点可怜的军事实力,只会拖累德意志战无不胜的步伐!

    与其让他们联合英法联军在背后捅刀子,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站在他身后的高级将领们,如凯特尔、约德尔等人,虽然对这个决定感到些许意外,但没有人提出异议。

    数月前,炎国首席张扬那番关于“避免两线作战”和“稳固后方”的建议,似乎已经被元首解读为“先清除身边不可靠的绊脚石”。

    德意之间的盟友关系,在特勒西看来,早已名存实亡,墨索对奥地士兰、对苏台德问题的暧昧态度,以及其内部对德士兰实力的嫉妒和恐惧,都让特勒西感到不耐和轻视。

    “巴巴罗萨”计划针对东方的庞大准备工作仍在继续,但在特勒西的逻辑里,在南下清除这个“不稳定因素”并夺取地中海出海口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检验和完善他的战争机器,为最终的目标做准备。

    更何况,炎国方面似乎对此持默许甚至乐见其成的态度,这更让他有恃无恐。

    “命令!”

    特勒西转过身,眼神锐利。

    “南方集团军群,立即执行‘轴心行动’!

    目标:粉碎意大利武装力量,占领亚平宁半岛!

    我要在墨索的罗马官邸里阅兵!”

    ……

    命令下达的当天夜里,德士兰驻罗马大使馆的无线电波,就将一份充满“震惊和不解”的紧急密电发回了柏林。

    电文直接来自意士兰元首墨索本人,语气近乎气急败坏:

    “致德意志元首阿道夫·特勒西阁下:

    我刚接到我国边境部队的紧急报告,声称贵国军队正在布伦纳山口及其他边境地区异常集结,甚至有小股部队越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一场可怕的误会,还是某些前线军官的擅自行动?

    请立即予以澄清!我们不是盟友吗?我们签署了钢铁条约!

    德意志怎能将枪口对准自己的伙伴?!”

    收到这份电报时,特勒西正在与亲信们共进晚餐。

    他拿起电报扫了一眼,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愧疚或紧张,反而露出一抹混合着讥讽和快意的弧度。

    他将电报随手递给旁边的戈培尔。

    “看看,看看我们这位‘领袖’?”

    特勒西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还在做梦呢。

    盟友?伙伴?国际政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

    意士兰的地理位置和它那支不堪一击的军队,对德意志的未来规划而言,已经从一个潜在的助力变成了一个必须清除的障碍和一份唾手可得的战利品!

    而且,我不允许有前科(一战倒戈)的盟友出现在我们的核心圈内!

    谁知道它下一次会不会在我们的背后捅刀子!”

    他根本没有打算亲自回复这封充满“天真”质疑的电报。

    而是由外交部草草拟了一份冰冷的回电,声称德士兰“获悉意士兰内部存在不稳定因素,可能危及德意志的安全与利益”。

    因此“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以维护欧大陆的秩序”,并“敦促”意方“避免任何形式的抵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流血”。

    这份近乎最后通牒的回电,彻底击碎了墨索最后的幻想。

    ……

    1939年8月12日,凌晨。

    德士兰南方集团军群,在精心策划和绝对优势的空军掩护下,从多个方向越过德意边境,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向亚平宁半岛。

    布伦纳山口,德军的装甲先锋几乎未遇像样抵抗。

    驻守此地的意士兰阿尔卑斯山地部队虽然接到了警报,但上层指挥混乱,是战是和的命令模糊不清,许多士兵甚至不敢相信德军真的会攻击他们。

    德军的坦克和突击炮沿着盘山公路快速推进,意军匆忙设立的路障在钢铁履带面前如同玩具。

    的里雅斯特方向,德士兰军队与当地少数效忠墨索的部队发生短暂交火,但意军士气低落,装备差距悬殊,防线迅速崩溃。

    德军地面部队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精准支援下,快速向威尼斯方向推进。

    海上,早已准备就绪的德国U型潜艇和驱逐舰开始袭击意士兰港口和沿海运输线,试图封锁亚平宁半岛。

    德军的进攻完全符合“闪击战”的要义:迅猛、无情、直插心脏。

    意士兰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