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643章 分流

第643章 分流(1/2)

    半月后,庆州。

    柳家院里。

    夜色沉沉,月华皎洁。

    柳夫子捏着张天傍晚送来的信纸,看的十分认真,片刻后,看完书信的柳夫子,神色感慨,突然发出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

    大笑过后,在秦氏疑惑的目光中,柳夫子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望着明月,嘴角勾起一抹骄傲的笑容。

    “半夜风大....”

    “老头子你别着凉了.....”

    秦氏带着一件披风轻轻披在柳夫子身上,低头问起柳夫子发笑的缘由。

    柳夫子轻轻拍了拍老伴的手,神色复杂的,笑着道:

    “这么多年了,不管对错,为夫终究是快师兄多矣啊......”

    “师兄?”

    “老头子你是在说孔师兄?”

    当年的事,秦氏也知道内情,师兄弟二人因为理念不同,柳夫子从长安离开,如今因为一封信和几张纸,自家老头子就断言他比孔师兄要更快,也不知那封信里写了什么。

    见秦氏默然不说话,柳夫子将书信递给秦氏,开口笑着道:

    “长安来了信,平儿那孩子改进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新纸价格更低质量更好,配合那印刷术,日后天下贫苦读书人,再也不用为纸张的耗费发愁了。”

    “恰巧前些日子虞老归京,因为这新纸与平儿相识,平儿提出刊印《论语新注》以及断句之法,由虞老负责,这次平儿来书信,就是特意请我,去长安帮助虞老编纂新书,再让我修书一份,让师兄参与编纂此事。”

    “朝廷刊印《论语新注》,日日皆可用的起纸,还有断句之法,平儿这孩子,每做一件事都惊天动地的.....”

    秦氏张了张嘴显得颇为震惊,柳夫子却爽朗一笑,起身将身上的披风披在秦氏身上,道:

    “为夫的弟子,岂能是晕晕碌碌之辈,平儿所行之事,甚慰我心啊,为夫这就修书一封,马上传回长安,告诉师兄,我柳言要会长安了,他也跟着我铺编纂《论语新注》吧,哈哈哈哈......”

    见柳夫子笑的开心,秦氏笑了笑,伸手关好窗户,走到书桌前笑着道:

    “夫君如此开心,那妾身便帮夫君磨墨吧。”

    “好,谢谢夫人.....”

    到了第二日,一封书信由庆州紧急送往长安,又过了两日,柳家的车队,便在张天等人的护送下,缓缓驶出庆州。

    .......

    八月,初八。

    熙和三年夏去秋来,虽然耽搁了不少日子,但分流一事,在立秋这日来了最后的安排。

    安青岚几人原本可以留在长安,但几人都想去地方历练,吏部上书后,宣帝也就同意了此事。

    九月初,几人就要赶赴任职,西北道的安青岚,南林道的周墨轩,南淮道的陈洪亮,北和道的寒清远,河东道的刘周.....

    天南地北,为民做主。

    当年学堂里的“远大抱负”,如今也将要付诸行动。

    西北道陇州离长安最远,安青岚要赶紧动身才行,这小子倒也说的没错,虽然公告晚了快两个月,但公告一出来,这小子便发来了成婚请柬。

    安青岚和李秋儿成婚很简单,邀请的都是相熟之人,几人吃过一顿饭,拜天地,拜父母,在李侍郎与安家叔父的含笑点头下,众人便热热闹闹闹了洞房。

    远在皇宫里的宣帝,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到了第二日便亲自派太子韩承乾过来送礼,送礼之外,又送了两个宫女,其中一人似乎年纪有些大了蒙着面也看不清楚。

    王平没有太在意,安青岚小心的侍奉韩承乾,只有李秋儿似乎在见到那宫女后,似乎明显愣了愣,片刻宫女便被留在后院,独自走出的李秋儿,却眼眶发红,显然是哭过。

    几日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王平几人聚在一起,天上明月高挂,地上欢庆佳节。

    明日,安青岚便要出发了,陇州位处西北,是大宣重要的养马之地,去了哪里,定然不会像长安还有庆州那般轻松。

    还有南林道,南淮道,北和道,河东道,天南地北,他们再想相聚,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

    王平衷心希望,安青岚他们能有一个灿烂的未来,能为民造福,为天下万民做主!

    天色渐晚,花灯飘荡....

    长安城的中秋夜,灯火如昼,人声鼎沸。

    朱雀大街上,千盏花灯顺风摇曳,将青石板路映得流光溢彩。卖糖人的老翁手腕翻飞,眨眼捏出个月宫玉兔;胡商摊上的琉璃灯盏里,烛火透过五彩斑斓的壁面,在地上投出星河般的碎影。

    孩童们提着兔儿灯追逐笑闹,姑娘们执团扇掩面,发间金钗随着莲步轻晃,荡开阵阵桂花头油的甜香。

    淮河河畔,水面亮起千百盏莲花灯,顺着河流水蜿蜒如金龙,灯影倒映在粼粼波光里,河畔高楼,两侧数十丈长的绢帛自顶层垂落,上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