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630章 直奔西市

第630章 直奔西市(1/2)

    上午的日头已然升起,温度上升晒得青石板发烫,街道上人流如织,摩肩擦踵,热闹喧嚣不已。

    冯巩义驻足望着眼前这个被称作“熙和坊”的书铺,眼中略带着些许疑惑。

    这个书铺很大,比西市很多书铺都要大的多,在西市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他不知道这店铺是何时开起来的。

    或许是自己在国子监里待了太久,对外头的事物不甚了解,可他已经无心去想了。

    今日这一路走来,他问了好几家书铺,这纸张的价格,不知缘由,竟更贵了几分,已经超出了他的心里预期。

    纸是很重要的,可这钱总要省着点花,他离家一有余,上一届的会试差了一些,没有得中会元,在西北道的家里,还有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以及替自己承担家中琐事,无比辛劳的妻子。

    西北道贫瘠,家中攒些钱不容易,现下正是纸价高的时候,如此高的纸价,他已经不舍得去买了。

    若今天到了最后,还是找不到便宜的纸张,等回了国子监,他也也只好请先生们包容一二了,等纸价下来,他一定再买纸回去补上课业。

    至于借钱买纸?

    冯巩义苦笑着摇了摇头,身为一个西北汉子,从小到大,他是张不开这个口的,相比于物质的匮乏,人前的尊严他却看的无比重。

    遥想当年,满怀壮志的从西北道出来到现在,翻过一座山,还有无数山。

    若是下次还是考不中会元,他就该收心回家了。

    朝廷为了他们这些贫苦学子,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每年应得的好处,从没短缺半寸,可再往下走,他终究有些力不从心了。

    冯巩义深深地看了眼“熙和纸”,眼前这铺子,一看便是是座专门卖纸的铺子,或许里面的纸张会比其他书铺更贵,或许也有比其他书铺更便宜的纸。

    他不要求纸能有多好,只要能够写字,不会因为墨水污染纸张便足够了。

    冯巩义捏着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捏着腰间的钱袋,咬了咬牙朝着前头的“熙和纸”铺走了过去。

    若是价格合适,他就买,不合适他就再去其他地方。

    今日天色还早,堂堂长安,总能有他也舍得买的起的纸张。

    此处的“熙和纸”铺内,来自将作监的差役们,早就将新纸码放的整整齐齐。

    铺里还有两排差役,也各自捧着一沓刊印后的新纸目视前方,蓄势待发。

    等众人准备好这些,才看向那位来自太子东宫的掌柜,那掌柜回头扫视一圈,面带微笑,朝着众伙计,重重点了点头:

    “时辰已到,咱们开店售纸!”

    “好嘞!”

    伙计们一声声应和,很快便将“熙和纸”坊的铺门给打开了。

    很快,那两排差役,便抱着新纸,从店里冲了出去,边跑边喊道:

    “改良熙和纸已成,价格低廉,质量上乘........”

    “......前一百名者,每人送纸一斤....先到先得,童叟无欺.......”

    “........”

    此处乃是西市,吆喝声,招呼声,吵架声,杂耍声,声声入耳,纸张而已,他们又不读书,要纸干嘛,差役们的喊声没引起多少人注意,加之差役们跑的很快,只是一溜烟的功夫,便飞快消失在众人眼前,惹得众人一阵诧异过后,很快就将叫喊抛之脑后。

    当然也有那对纸张留心的,随手接过差役们手中的“广告”,手指轻轻摩挲,认真打量过纸上内容以后,便一脸震撼,夺路而奔....

    只是很快,又是一队差役高高扬起手臂,嘴里说着相似的话,挥舞着新纸从街上跑过,看着差役手里,洁白如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纸张,终究还是吸引到了百姓们的注意力。

    某处食摊,一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愣愣的望着差役们远去,随后僵硬的转过头,对着摊主问道:

    “婶子,您方才看到没,那差役手中拿的那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是纸?”

    “啊...啥玩意儿?你说纸?你们读书人写字的吗?看着不像...啊.....”

    “这咋看着这么白净,摸起来顺顺溜溜的,与老婆子几十年见过的那些好绸缎相比都不差了。”

    说着话,老妇人就捡起一旁桌子上的白纸,一脸讶异的道。

    闻言,那中年书生瞪大眼睛,瞬间窜了过来,缓缓接过新纸,不可置信的问道:

    “婶子,这纸你哪来的?”

    “这纸不是那些官差送的吗?”

    “那,你看!”

    老妇人看傻子似的看了眼中年人,抬手指着送纸远去的将作监差役,淡然的道。

    “.......”

    中年人看了眼远去的差役,又低着雍手指摩挲着纸张,望着纸张上的字愣愣出神,嘴里喃喃念道:

    “这纸原来是将作监产出的新纸,新纸,价格低廉,质量上乘,乃是由王平王状元郎所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