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625章 工部哄抢

第625章 工部哄抢(1/2)

    “包青天传奇?”

    御书房里,宣帝看着手中的话本,淡淡一笑,随手翻开看了起来。

    片刻过后,宣帝缓缓认真起来,直到日落西山的时候,才长舒一口气,转头看着殿内的年轻宦官,眉头纠缠在一起,复杂的道:

    “王平那小子就给你一本?”

    这话本写的确实不错,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官员,刚正不阿,直面权贵,恪守律法,情节引人入胜,实乃佳品。

    他没有想到王平会从这个方面来入手宣扬律法,不过这个方法却是最好的的,话本既能与百姓生活贴合,还没有说教的意味。

    在春风化雨之中,让百姓渐渐理解律法,他这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实在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王平也算立了一功,只不过最可惜的是,这话本明显没写完,让宣帝有些如鲠在喉。

    见宣帝发问,思无量看向年轻宦官,年轻宦官连忙上前一步,低着头恭恭敬敬的道:

    “回陛下,王大人就给了奴婢一本,说是要把这话本编成戏剧,演给百姓看?”

    “原来如此!”

    “一观此书不知时间流逝,如今竟已是黄昏了。”

    宣帝望着殿外火红的盛夏黄昏,感慨了一句,合上话本封面,起身活动了下身子,走到殿中负手而立,望着殿外天空,道:

    “让御书房准备些吃食送过来,今日已耽搁了许多时间,夜里朕就在批奏折了,派人去跟皇后说一声。”

    “还有,记得转达给王平,这话本写的很好,让他继续写,编排戏剧寓教于乐很好,刊印话本也不错嘛,让他作两手准备。”

    “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将作监也该重启了,他可有的忙了,让他心里有个准备。”

    “奴婢谨记!”

    思无量站在身后,躬身应下,在其身后,年轻宦官也跟着躬身低头。

    ......

    三日后

    晨曦初露,长安城朱雀大街已泛起人声鼎沸。

    早市的梆子声“咚咚”响起,推车小贩的吆喝与马蹄声交织,油饼摊腾起袅袅热气,城外的菜农们挑着露水未干的蔬果担子,热热闹闹的走进长安。

    有进城的,当然也少不了出城的,今日城外的明月院上了新剧,听说是由状元郎王平亲自编的话本,叫什么《包青天传奇》,似乎是一本断案的。

    这市面上类似的话本故事本就不多,百姓们又喜欢这种为民做主,惩奸除恶的好故事,当然不能错过。

    这不,天刚一亮,明月院还没售票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不过看客们倒也不着急,既然来了城外,哪能不去一趟醉仙楼,油条豆浆豆腐脑,薄饼果子小笼包,那也是顶好又不贵的吃食。

    “小二,再来一碗咸豆腐脑.....”

    “嘁,吃咸的?净糟蹋好东西了,给我来一碗甜的!”

    “嘿,我说你这家伙.....”

    酒楼里热热闹闹,而在另一处,王平已经走进了工部衙门。

    .........

    工部比起其他衙门,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大,占地面积明显的大了不少。

    这次去工部,王平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由年轻宦官与王平一同前往。

    年轻宦官手里,有着宣帝对于王平的工部任命,得等到了工部才能宣布。

    与其他刑部与户部不同,刑部和户部对于王平,虽说也算欢迎,只不过远远不能与工部相比。

    等年轻宦官带着王平走进工部一看,王平当时就傻了,只见以工部尚书为首,工部左右两位侍郎伴为辅,其余除了有事不得脱身之外的工部所有官员都悉数到齐,只为了今日迎接王平。

    这番大阵仗,不说王平被惊的头皮发麻,就连那年轻宦官都被惊的微微张大了嘴,王平不管日后再如何青云之上,身居高位。

    眼下也不过一个正六品的主事而已,虽说比同届的进士快了不知道多少,可比起这工部的大小官员,终究算是个后辈。

    可想而知,工部上下对于王平有多重视。

    王平在工部的熟人不多,张治算一个,不过他此时并不在长安,虽说没有熟人,面对这么多人,王平却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就在一旁书吏的介绍下依次打了招呼,算是见了礼。

    比起户部尚书戴昼的鸡贼,刑部尚书典籍的沉稳,工部尚书张哲就显得有些宽和了。

    张哲身材消瘦,却很高大,拍了拍王平的肩头,说让王平把工部当自己家。

    王平的格物能力,胸中才华,是工部上下都认可的,王平至少要在工部待六个月,张哲看向工部几个衙门的众人,让众人在这段时间里多多了解了解王平,学学他的本事。

    众人应诺,王平却直呼“不敢”,众人哈皆哈大笑,这气氛轻松又热闹,很快就让王平与众人距离拉近了一些。

    说起王平去哪个部门时,四部郎中争的不可开交,就连军器监郎中也亲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