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 第615章 刑部来案

第615章 刑部来案(1/2)

    三日后,农历五月初一。

    宜嫁娶,开市交易......

    忌安葬,开仓掘井.......

    这一日,王平正式来到刑部报到,这是六部轮转的第二个部门,迎接他的是刑部,刑部司(主司)一位姓宋的郎中。

    刑部核心衙门分为四个部,分别为......

    刑部司:复核大理寺及地方上报的流刑、死刑案件,管理司法官吏考核。

    都官司:管理囚犯簿录、赦免及奴婢放良等事务。

    -比部司:审计财政案件(如贪污、赋税纠纷),兼具现代审计与司法职能。

    司门司:负责关禁稽查、通行凭证管理(如公文勘合)。

    以及还有下属附属机构,什么律学官一类的。

    简而言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并称为三司,所谓三司会审,便是这三个部门。

    大理寺负责查办中央案件和地方重案,刑部负责审核,一些死刑案,大理寺也必须教给刑部进行审核。

    宋郎中名叫宋颜良,看着年纪不小,小老头看到王平倒是笑的挺和蔼,也不嫌累,带着王平亲自转了一圈刑部各衙门,给王平依次介绍了一遍刑部各部分。

    谈起王平户部发生的事,小老头拍了拍王平的胳膊,略微颔首说办的不错,说起林侍郎时,却是一脸唏嘘却又遗憾的摇了摇头。

    当年的林明年纪比他更小,金殿之上以死相逼弹劾奸佞的一幕,仿若昨天发生的一样。

    看着王平,小老头却又笑着点了点头,江山代有才人出,王平比起林明当年,似乎还要更加的耀眼呢。

    虽说王平来刑部,只是走个过场,司门司,比部司那三个不懂礼的后辈,也合着欺负老头,把王平塞到自己手里。

    可既然深的陛下看中,那刑部该有的事,该干的事,究竟如何干如何判,还得王平多看多做。

    毕竟刑法不可废,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日后想要走的远,看的高,做一个匡扶天下社稷的能臣,这心里必须要有一杆秤,明辨是非区直,遵法守行。

    简单提点了王平两句,宋颜良便将王平带回了刑部司衙门里。

    回到衙门里,王平便看到了另一位自己的同僚,刑部司员外郎魏实,互相见了礼,宋颜良便朝着里面屋子里走去,让魏实给王平安排一个位置。

    只是这刑部司看起来颇为清闲,整个衙门里,除了几个书吏走动,屋里便剩下他们三个,而且方才魏员外郎似乎还在边喝茶边看文书,不紧不慢的没有一点在户部时紧张的样子。

    看着王平打量四周颇为疑惑的样子,魏实笑了笑,便开口解释起来。

    他们身处的刑部司衙署,虽在刑部四衙中事务最为繁杂,却比户部衙署清闲得多。

    执掌刑狱断案的刑部,并非日日开庭审案——毕竟其下辖还有长安县衙与京兆府衙分理诸事。

    寻常琐碎讼案,刑部概不受理,唯有涉及人命的重案,或是陛下钦点督办的要案,亦或是地方判定不了,以及大理寺或地方案件审核,才会交由刑部审理。

    至于京兆尹府,乃是大宣改制雍州为京兆府后的官署,跟庆州府衙统辖下属诸县一样,民政教化、司法刑讼、治安维稳等大小事务,不过雍州府靠近政治中心,地位远不是庆州府能够比拟的。

    “当然,刑部司也不可能只有咱们三个,剩下的还有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事干什么的,等下我让他们来见你,你好好认识认识。”

    魏实走到一处桌案前,侧身摆手指着桌案,对着王平笑着道。

    这刑部司官衙不小,他这主事的办公地点虽说也是开放的,但地方不小,类似隔只是装饰画为月洞门。

    王平还是挺满意的,拱了拱手笑着点头道:

    “多谢魏大人了。”

    “王主事客气了,这段时间刑部司衙门就剩下我与宋大人,正等着新一届的进士分衙填补空缺呢,你来了正好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这段日子,你可要忙起来了,别怪我就好。”

    “魏大人言重了。”

    王平拱了拱手,笑着摇了摇头。

    等王平收拾好,宋颜良才缓缓走来,招手把王平叫了过去。

    既然来了刑部司,那就得熟悉刑部司的日常工作,宋颜良随手一指桌案边上的几本案录,让王平拿过去好好看看,若有不懂的再来寻他或者去寻魏实。

    等工作都熟悉了,再上手便好。

    王平拿起案录应下,便径直回了自己的衙间。

    刑部司执掌天下刑律狱讼,平日里多是些寻常公务。

    宋颜良郎中惯常将日常杂务托付给魏员外郎料理,王平作为主事却能得个清闲,每日在值房里,时而伏案疾书,时而展卷沉思,倒也悠哉自在。

    魏实整日被案牍公务缠得脱不开身,偶然间瞥见王平草纸上的案件批注,虽是信手练习,却条理清晰、见解精辟。他不禁暗自咋舌,心中慨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