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月十五,黄泥岗上烈日当炎。杨志押着生辰纲行至此处,人困马乏,见前方有片松林,便命军汉们歇息。
这时,林中转出七个推着江州车子的客商,正是晁盖一行人扮的。他们在杨志队伍不远处停下,也乘起凉来。
白胜扮作卖酒的汉子,挑着两桶酒唱着山歌走上岗来。军汉们口渴难耐,纷纷要买酒解渴。
杨志疑心有诈,厉声制止。这时,晁盖等人上前买下一桶酒,当着杨志的面喝了个精光。
刘唐趁机从另一桶中偷舀一瓢,被白胜假意追打。吴用则从怀中取出蒙汗药,悄悄下在瓢中,再舀酒时,药已混入桶内。
军汉们见晁盖等人饮酒无事,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凑钱买下另一桶酒。杨志见众人已喝,自己也是口渴难耐,便也饮了一碗。
不多时,杨志与军汉们纷纷软倒在地。晁盖等人这才从车上取出兵器,将十万贯金珠宝贝尽数装车,迅速离去。
临行前,吴用特意在杨志身边留下一支刻有“晁”字的箭矢。
刘唐不解:“军师这是何意?”
吴用淡然道:“总要让梁中书知道,是谁人劫了他的不义之财。”
---
生辰纲被劫的消息很快传遍江湖,晁盖等人尚未回到东溪村,郓城县已接到海捕文书。
这日,宋江正在县衙当值,见公文上赫然写着晁盖名字,心中大惊。他急忙告假,快马加鞭赶往东溪村报信。
“贤弟何故如此慌张?”晁盖见宋江满头大汗,不解问道。
宋江急道:“兄长劫取生辰纲之事已发,官兵即刻便到,快走!”
晁盖如遭雷击,愣在当场。吴用却镇定自若:“事不宜迟,我等速往石碣村暂避。”
众人匆忙收拾细软,晁盖望着祖上传下的庄园,热泪盈眶。忽然,他想起什么,问吴用:“那日贤弟为何要在现场留下我的名号?”
吴用神色不变:“大哥名声显赫,即便不留名号,官府也会查到咱们头上。不如留个明白,好教天下人知道是晁保正替天行道!”
晁盖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形势危急,容不得他细想。
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官兵便将庄园团团围住。见庄内空无一人,带队军官恼羞成怒,一把火烧了庄园。
冲天火光中,晁盖远远望见,心痛如绞。他祖辈基业,就此化为灰烬。
---
八人仓皇逃至石碣村,凭借阮氏三兄弟对地形的熟悉,暂时躲过追捕。后在公孙胜建议下,投奔梁山泊而去。
当时的梁山寨主王伦心胸狭窄,见晁盖等人声势浩大,恐危及自己的地位,便欲推辞不收。
林冲看在眼里,想起自己当初被王伦刁难的经历,心中愤懑。当夜,他秘密拜访晁盖,表明心迹。
吴用趁机挑拨:“王伦既无容人之量,林教头何不取而代之?”
次日,在王伦设宴送行时,林冲突然发难,一刀结果了王伦性命,推举晁盖为梁山新主。
晁盖本欲推辞,但见众人齐声拥戴,尤其是吴用、公孙胜等人极力劝进,便半推半就坐上了头把交椅。
自此,梁山泊在晁盖带领下日益兴旺,四方好汉纷纷来投。每每聚义厅上大摆筵席,众人举杯敬酒,口称“大哥”时,晁盖总觉志得意满。
只有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想起东溪村的那个早晨——如果那天他没有留下刘唐,如果他没有答应劫取生辰纲,如果...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
这日,梁山探马来报,曾头市聚拢五千人马,扬言要剿灭梁山,活捉晁盖。更可气的是,他们抢走了段景住本想献给梁山的照夜玉狮子马。
晁盖大怒,当即要点兵攻打曾头市。
宋江急忙劝阻:“兄长乃一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代兄出征。”
吴用也道:“哥哥三思,区区曾头市,何劳大哥亲征?”
众头领纷纷劝谏,晁盖却执意不听:“我晁盖纵横江湖多年,岂容他人如此欺辱!”
出兵那日,阴云密布。晁盖顶盔贯甲,正要出发,忽然一阵狂风吹折帅旗。众人面面相觑,皆以为不祥之兆。
宋江再次苦劝:“兄长,此非吉兆,不如改日再行。”
晁盖傲然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惧!今日必取曾头市!”
大军行至曾头市外,与史文恭率领的守军展开激战。混战中,晁盖突见对方阵中冲出一员白袍小将,正是曾家五虎之一的曾涂。
“晁盖老贼,纳命来!”曾涂张弓搭箭,一箭射来。
晁盖举盾欲挡,不料那箭力道奇大,竟穿透盾牌,正中他左肩。梁山众将急忙救回主帅,退兵十里下寨。
是夜,晁盖高烧不退,伤口流出黑血,方知箭上喂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