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城的城墙外绝非一片荒芜。
穷人们顺着城墙搭建了低矮的窝棚,然后不知从哪里弄来半扇门板。
门板上贴着门神。
很多在运河上讨生活的苦力,都住在这里。
而官道两侧则是鳞次栉比的商铺。
饭馆、脚店、茶楼、酒肆等等,应有尽有。
这里的消费比城内低许多。
很多商队都会选择在城外休息,以节省开支。
这辆马车仿佛是很“懂事”,没有停在任何一个店家的门口。
而是在街道左侧的一片空地上。
这空地据说有东主已经买下来,准备盖一座三层的砖木小楼。
目前还未动工。
马车停在这里并不影响任何人。
而且这马车看上去十分朴素,前面甚至没有拉车的马匹。
但是停了一个多时辰,不见有人来拉走。
旁边一家酒肆的掌柜,便挠着脸颊上的一颗大痦子,动起了坏心思。
他喊来手下两个跑堂的。
一个叫郑宝一个叫陈四郎。
两人都是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货色。
这城外的生意不好做,门前行过的都是三教九流的人物。
谁家店里若是没有些看上去强力的人物,你这买卖不出三月必定干黄了。
这郑宝和陈四郎,连带着掌柜的名叫“花乐”,都是能够在顺化城南门外,叫得出名号的人物。
尤其是掌柜花乐,阴险狠辣,有个诨号名叫“花蛇口儿”。
有这三人坐镇,他们这酒肆倒是干不黄了,但生意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花蛇口儿总能想出办法来,给店铺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上午的时候,酒肆没什么生意。
但城门刚开的时候,有杂耍卖唱的两口子,急匆匆由他们门前走过。
花蛇口儿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干“跑帮子”的。
所谓跑帮子,就是四处游走着做营生。
这两口子三十出头的样子,一般是在集市上热闹的地方,摆下了摊子,男的使杂耍手艺。
女的敲锣吆喝,一场表演结束负责向观众出口彩、讨赏钱。
他们绝活不多,往往演上个三五天,本地的观众就看腻了,他们便往下一处地方去了。
城内房钱太贵,他们住不起,所以住在了城外,赶着天亮城门开,早些进城去占个好地方。
花蛇口儿欺负的,就是这种人。
夫妻俩刚走过去,身后忽然“啪嗒”一声碎响。
花蛇口儿一个眼神,郑宝和陈四郎就凶神恶煞的冲了出去。
硬说他俩刚才由门口过的时候,打碎了柜台上的一只酒碗。
地上的确有些碎瓷片。
夫妻俩怎么辩解都没用,两人硬扯着不依不饶,说这酒碗乃是东家的宝物,前宋古物云云,要夫妻俩赔出五两银子!
夫妻俩不服气要报官,花蛇口儿才幽幽道:“行啊,报官去。我们东家跟城里的马总捕可是好兄弟,想来马总捕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依法惩办你们这些不守规矩的外乡人!”
夫妻俩自然就被唬住,不敢报官。
但他们哪里能有五两银子?
陈四郎见人家娘子虽然脸上有些风霜,但还算是风韵犹存,便贱兮兮的拿大手去摸人家脸蛋:“没钱也好办,你家娘子留下,跟咱们兄弟几个吃香的喝辣的,总比跟着你这没用的东西,风餐露宿舒坦……”
杂耍汉子咬牙切齿握紧了双拳,却被自家娘子死死扯住。
咱们惹不起啊。
娘子挤出笑脸苦苦哀求,五两银子是真没有,赔不起。
郑宝和陈四郎只是不依,咬死了没钱就把人留下!
女的急的哭出来。
花蛇口儿看着火候差不多,才不紧不慢的咳嗽一声,道:“算了,看你们这些外乡人也不容易,二两银子,剩下的我替你们担了。
可不能再少了,再少就只能把你家娘子卖到隔壁窑子里去了。”
夫妻俩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白布包,一层层的打开,里面连着散碎银子加铜钱,总算是凑够了二两银子。
陈四郎一把夺了过去,在汉子屁股上踹了一脚:“掌柜的心善,饶了你们,还不快滚!”
夫妻俩痛哭而去。
花蛇口儿三个眉开眼笑的,躲在柜台后面分银子。
这二两银子,是夫妻俩的全部家底。
没了钱今日若是收成不好,便要衣食无着了。
杂耍汉子心中悲愤,仰望苍天:“老天啊,你怎么不开眼,收了这些畜生啊……”
娘子拽了他:“快走吧,早些进城还能占个好地方,不然这几日就要饿死了。”
两人低头匆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