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八二章 犹豫不决

第两千八二章 犹豫不决(1/2)

    他已经下定决心,若是自己最后通牒之日那些部族仍旧未至,那么不管此战结果如何,回去大马士革之后定要一一追究责任。

    马斯拉玛连续接到叶齐德的命令,务必严守阵地,将唐军阻挡于药杀水以北,等候各路援军抵达之后顺势反攻,一举击溃唐军、攻陷碎叶城。

    药杀水发源于天山,流经费尔干纳谷地时汇聚诸多支流,水势大涨,浩浩荡荡向西而行。只是在汇聚了奇尔奇克河之后,再无大的支流,所经之处皆人口密集之地,开垦河滩、引水灌溉,使得河水流量大跌。

    至可散城附近,河道深陷,两侧是被常年冲刷而成的河床,高低落差达到一丈以上,地势险要,想要渡河极为不易。

    马斯拉玛将营寨放置于药杀水北岸,面前是阿拉套山南麓的平坦草原,可谓“背水一战”,一旦大营被正面突破,逃无可逃、退无可退……

    但马斯拉玛也没办法,谁能料到阿米尔进攻恒罗斯城得而复失,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快?

    若不在药杀水北岸予以堵截,挟大胜余威、士气正旺的唐军汹涌而来,药杀水天堑挡不住唐军,等到大唐成功渡河攻伐至可散城下,大食军队怕不是就得全线崩溃……

    马斯拉玛很是紧张,他知道此次为唐军先锋的乃是安西军名将薛仁贵,此人骁勇善战、勇冠三军,麾下部队乃安西军精锐之中的精锐,不敢有丝毫大意。

    然而当他抗住压力严阵以待,却发现唐军在一路追逐溃兵抵达距药杀水五十里之处,忽然安营扎寨,非但没有趁势猛攻的意思,反而立足防守……

    唐军不可能不知大食军队之所以迟迟未能发动总攻,就是在等各部部族援军抵达,拖延时间对于大食军队有利。而唐军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整整一个冬天,所有潜能都已经激发出来,绝无可能还有援军。

    那唐军在等什么?

    马斯拉玛非但没有感觉到轻松,反而愈发焦虑。

    ……

    叶齐德与奥夫也焦虑。

    “唐军这是在等什么?等着我们的援军一一抵达,然后他们想将咱们一举击溃、毕其功于一役?”

    叶齐德猜不出唐军意图。

    奥夫捋着翘胡子,蹙着眉头:“虽然不知唐军在等什么,但一定是在等变故,阿米尔虽然溃败,但当下咱们的兵力依旧占优,局势如此发展下去,对唐军不利,唯有变故,他们才能反败为胜。”

    叶齐德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们等待的‘变故’又是什么?”

    奥夫道:“或许是咱们的部队会反叛。”

    叶齐德吓了一跳:“谁会反叛?哈里发的权力至高无上,谁敢反叛,便是灭族之祸!”

    他忽然想到一人:“该不会是阿史那贺鲁吧?”

    作为当代突厥部族当中权力最大之人,阿史那贺鲁却丢掉了自己的老巢莫贺城,然后辗转数千里前来投奔,其麾下却又只有部队、全无家眷……

    即便一切看上去那么合理,但的确令人难以尽信。

    奥夫依旧眉头紧蹙:“就算阿史那贺鲁居心叵测,可是有阿罗撼从旁牵制,他又能做什么呢?”

    叶齐德拍拍桌子:“阿罗撼也不能完全相信啊!咱们灭了波斯,杀了不知多少波斯人,阿罗撼是为了保住那些波斯王族这才弃械投降,其心中必然满是仇恨,说不定就与阿史那贺鲁一拍即合!”

    奥夫头痛:“可即便如此,总不能另外再派遣一支部队前去监视吧?况且不仅阿史那贺鲁与阿罗撼可疑,咱们军队之中十之三四的将领都可疑!”

    大食的国策便是“征服”“兼并”,广阔的国土是征服而来,百万军队亦是兼并而来,每一个被征服的国家、被兼并的部族都与大食有着血海深仇,当真因此便予以怀疑,那可疑的人实在太多。

    总不能一个两个都派兵监视吧?

    那还怎么打仗?

    叶齐德想了想,道:“别人可疑暂且不管,但拓折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若是这两人当真反叛,可迅速直插可散城后路,届时唐军再从正面突破药杀水,咱们腹背受敌,局势大坏!即便分兵也要杜绝!这样,派出一支军队监视拓折城,然后我将阿史那贺鲁与阿罗撼叫过来,他们若是来了,当即拘捕,战后再行安排,如若不来,马上发动进攻,将其部队歼灭!”

    奥夫颔首赞同:“可!”

    当即挑选一名心腹将领穆斯里穆,统率两万精锐骑兵赶赴拓折城,手持叶齐德的印信、军令,命阿罗撼、阿史那贺鲁两人单身前往可散城,拓折城的防御移交给穆斯里穆……

    ……

    拓折城内,阿史那贺鲁与阿罗撼相对而坐,看着面前桌上的军令,默然无语。

    半晌,阿史那贺鲁愤然拍了下桌子,怒道:“薛仁贵徒有虚名,蠢不可及!他于药杀水北岸与马斯拉玛对峙,坐视大好局势不做寸进,岂不是明摆着告知大食人他们内部有问题?现在好了,咱们尚未发动,便被叶齐德怀疑,又是派兵前来又是发布军令,咱们如何处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