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到达酸枣不久,其他诸侯也陆续抵达。
最后,到场的州郡长官为,
袁绍、刘岱、孔岫、张邈、桥瑁、张超、王匡、张扬等人。
州郡长官都到齐之后,众人先吃喝玩乐几天,然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开始推举盟主。
其实就是一个形式。
这些人全是袁绍的发小,早就已经内定为盟主。
袁术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于是他选择了不来,自行在南阳起兵配合。
这兄弟两个,从此再也未能谋面。
二袁本是亲兄弟,都是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庶出为兄,袁术嫡出为弟。
不过袁绍继给了袁成,承制成为袁成嫡子。
袁术还有个哥哥袁基,结果在宗法上,袁绍反而比袁术更有地位。
蔡扬本来想看一场争夺盟主的大战,结果就这个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进账后没说几句话,事情就结束了。
讨伐董卓的正式檄文怎么写由谁来写,这个问题居然成了主要问题。
对于讲究面子的诸侯来说,形式才是最重要的。
争执不下。
“诸位想必都看过德昭的文章,况且德昭乃是天下第一个发出檄文的郡守,那檄文就由德昭来写如何?”
当众人喋喋不休的时候,曹操忽然起身止住众人,将蔡扬给推了出去。
帐内立刻安静下来。
蔡扬发现,这帮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各怀不同。
大部分人的眼神都和代表公孙瓒的刘备一样,眼神中满满的不屑。
盗贼出身的郡守写檄文,
开什么玩笑!
可是,曹操说的一点不错,蔡扬是第一个发出檄文之人,的确也有这个资格。
艹!
老子就是为了出名而来,为什么不!
蔡扬当即站起身来,举手向众人一抱拳:
“某虽不才,愿写此文,取笔墨来!”
众人面面相觑,却也无人反对,谁都不愿出头的缺陷,显露无遗。
蔡扬拿笔在手,竟然没有丝毫的停顿,直接一气呵成!
“好文!好文!”
“好字!好字!”
当写好的檄文放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读过蔡扬的文章,却是第一次看到蔡扬写字。
那字写的苍劲有力,却又优美异常。
“德昭之字,天下无敌,曹操一直有个疑问,今日终于得解!”
曹操是这帮人文采最好的一个,更是爱不释手。
说这句话的时候,曹操脸上的神情,竟然是那样的古怪,看得众人暗暗新奇。
“孟德有什么疑问?”
仪表堂堂面带忠厚的袁绍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一直不明,虽说德昭娶到昭姬不难,但蔡中郎怎么不但不闹,反而还留在了平阳。”
众人听了微微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就连一直面沉如水的刘备,声音都笑得异常洪亮。
蔡扬哭笑不得。
尼麻!
有TM这么夸人的吗?
娶到蔡琰不难,的确是不难,不就是抢走硬(嗖)上吗。
说的那么委婉……
曹操本是有感而发,等到笑声四起时,才意识到自己这话里有毛病。
“德昭……”
他看着蔡扬,想解释一下却又不好解释,最后只好尴尬的笑了笑。
“哈哈哈,蔡扬虽曾屈身于贼,但却一直心怀天下。至于与昭姬之间,我们俩人乃是一见钟情。”
那些人又是一阵大笑,算是化解了眼前的尴尬。
娶到蔡琰这件事,早就在士人中间传得沸沸扬扬,蔡扬今天索性就把这事给挑开了。
私奔这种事情,在汉代并不是什么大事,孔圣那一套,是朱熹夹了私货以后的结果。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还是一件美谈。
不过汉代更重视出身,
蔡扬虽然说的洒脱,但他这个盗贼出身,想洗白却是很难,是许多士人眼中的污点。
就像大将军卫青,虽然立下不世之功,可是总有许多士人,常常有意无意地提起他的家奴出身。
也就在笑声之中,蔡扬完全明白一件事。
老曹为什么要在兖徐二州大开杀戒,一口气诛杀数万士人,直接让两州士人遭到灭顶之灾。
出身。
曹操老爹的出身,一直是士人笑柄,就是花一亿五铢钱买了一个太尉之后,也没有得到对应的地位。
曹嵩名望,比他的前任崔烈差的太远了。
几天后,
诸侯集结全军,准备公开誓师讨董。
各路军马整齐的列队完毕,大纛高牙迎风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