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棱堡并不算太大,精通数学的蔡琰算了算面积,和原来的城池相比,面积增加了1/4。
老城并不大,
蔡扬曾经按照现代方法大概算过,也就是两平方公里的样子。
不过多边形的复杂结构,让新城俯瞰下去,像是一个长满刺的多边形。
未来建成时,在每根刺的刺尖位置,还将修建高高的塔楼。
在圆圈儿的内层,则是第二道城池,上面将搭建一圈儿平台。
平台将略高于外墙。上面正好可以部署远程兵器。
建成之后,估计任何攻击者来到城下,立马就会掉头滚蛋。
除非他拉着足够数量的大炮,还不能是早期的那种破炮。
如此复杂的结构,亏的蔡婉能够算的出来。
“夫君,我觉得自己好像比以前厉害了,算的竟然这么快。”
蔡琰自己都觉得奇怪。
以前倒不是不会算,而是绝对算不了那么快。
“可能是你掌握了方法。”
蔡杨也不知道蔡琰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只能去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
不过,蔡扬已经发现,蔡琰似乎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
反应越来越快,思维越来越强。
尤其是体力越来越好,不大像开始那样柔弱,已经可以和他有来有去的过招了。
改造了?
新城墙的建设速度是真快,
只有远处数不清的坟墓,向人们诉说着这种速度的真相。
所有都结构图和施工图都是蔡扬亲手画出,丝帛居然用了数十匹。
当初他画图的时候,见过的人都惊呆了。
速度极快,
线条笔直,
结构清晰,
面面俱到。
而且速度极快,根本就不加任何思索。
蔡邕不停地揉眼睛,他已经开始将蔡扬归类于非人类。
三个夫人在旁边叽叽喳喳,到最后蔡扬也没听清她们到底在说什么。
只是隐隐觉得似乎在讨论分配问题。
蔡扬并不以为然,
团一波还是单挑,对他来说都是轻松自如。
倒是蔡珏,缠在身旁问来问去,和脑海中“她”混在了一起,弄得蔡扬不胜其烦。
现在,城池终于有了地基,可以看出样子了,蔡扬才算松了口气。
“府君,你是在哪里学的筑成之技?”
荀攸做的官是别驾从事,这是大汉的官职,属于蔡扬的下级而非附属,所以荀攸称呼的是官职。
“没人教我,这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好像除了这么说,蔡扬也没有其他答案。
蔡扬没敢提什么鬼神所教之类的,怕他不信。
别看平时一个个鬼神挂在嘴上,那是人家自己调侃着玩的。
谁要是有人敢非说自己是鬼神亲授,不但没人相信,还会死路一条。
张角兄弟、于吉、笮融……
都是这么被剁的。
“府君居然是自己悟出来的?”
荀攸的嘴里,都能塞进一颗鸡蛋。
看看眼前正在建设的城池,再看看比自己还要年轻十几岁的蔡扬,荀攸竟然有了一股挫败感。
好在这个时候跑来一个人,这才让荀攸转移了一下心情。
“禀主公,有人求见,中郎主公回去。”
蔡邕?
估计这次来的人,应该是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否则也轮不到蔡邕亲自招待。
现在的蔡邕跟以前不大一样,他已经成了平阳很受尊敬的人物,再也不是昔日雒阳的小媳妇。
那些想当官的没落士人,来到平阳后都千方百计地去拜见蔡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几个。
时间长了之后,蔡邕不堪其扰,一般人拜会也就不见了。
回到府中之后,只见蔡邕坐在堂里,正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闲聊。
“韩浩,表字元嗣,见过蔡府君。”
一听是韩浩,蔡扬心中有些意外。
韩浩,河内太守王匡的从事。
蔡扬对韩浩并不陌生。
当初刚刚参加匪军的时候,他曾经跟随大队几次劫掠河内郡,结果每次都被韩浩打得抱头鼠窜。
从那以后,
这个在历史上的表现,远远超过演义表现的人物,就被蔡扬记住了。
不过蔡扬那会儿只是小头目,估计在韩浩那里并没有任何知名度。
蔡邕来了之后,再一次闲聊中蔡邕提到,他和河内太守王匡,年轻时的交情很深。
“从事请坐,你是来平阳探望蔡中郎吗?”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蔡扬还以为他是来看蔡邕。
“韩浩不是来看我,他是为见你